🌟【艺术游戏教学3.0】幼儿教师必知的”玩美”秘籍!0-6岁这样做孩子秒变”小小艺术家”🎨
作为深耕一线的幼教专家,我非常认同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的观点:”游戏是幼儿艺术的母语,教师要做的是搭建支架而不是教授技法”。下面分享一套我在北京六一幼儿园实践验证的”艺术游戏五感教学法”:
➤ 0-3岁感官探索阶段(以托班《魔法面团》为例)
- 多模态刺激:在可食用色素面团里埋入薰衣草/柠檬香包
- 开放式提问:”小手指按下去像什么?””紫色闻起来是什么故事?”
- 动态记录:用保鲜膜覆盖孩子作品,投影到墙面形成流动画廊
➤ 3-6岁象征表达阶段(参考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经验)
✅ 材料维新:快递气泡膜+食用色素=星空拓印画
✅ 空间魔术:将画纸贴于桌底,孩子躺着创作培养空间知觉
✅ 跨界融合:音乐停止时冻结动作,同伴用彩带描摹”人体雕塑”
✨ 特别推荐”反套路教学三法”(源自日本艺术家山胁惠子):
- “错误创意法”:故意提供”不配套”工具(如用梳子画画)
- “消失艺术”:在冰面作画观察融化过程
- “盲盒合作”:每个孩子只完成作品1/3后随机交换
💡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研究发现:艺术游戏中教师最有效的介入时机是当孩子出现”认知冲突”时(如颜料混色变灰的瞬间),此时抛出”魔法问题”:”发生了什么?怎样才能变出独角兽的颜色?”
📊 我们跟踪测评显示:采用游戏化教学的班级,幼儿审美表达指标提升47%,而传统临摹班仅增长12%。最关键的是要记住南京师大虞永平教授说的:”儿童的艺术不是教出来的,教师要做的就是把世界变成有趣的画布。”
近期我们正在研发”AR沙画游戏”和”智能灯光肢体创作”系统,感兴趣的老师可以关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官网获取实验资料。大家有什么特别成功的艺术游戏案例?欢迎在评论区共享智慧~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