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专家支招】让孩子在”玩”中get合作竞争的黄金法则!🌟
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实践者,我特别理解老师们在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时的痛点。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华爱华教授说过:”合作与竞争就像硬币的两面,需要让孩子在真实情境中自然习得。”下面分享几个我在北京槐荫幼儿园实践成功的宝藏方法:
🎯 一、游戏化教学三板斧
- “蚂蚁搬家”挑战赛(3-4岁)
👉 用大型积木设置障碍赛道,要求4人小组用托盘运输”食物”。我发现每个小组都会自发产生”小队长”,这时候老师要引导角色轮换。海淀区学科带头人李敏园长的观察发现:幼儿在运输失败3次后会出现最优解决方案! - 彩虹隧道共建计划(4-5岁)
👉 投放不同直径的PVC管,要求两组在10分钟内搭建可穿行的隧道。朝阳区教研员王芳老师的跟踪数据显示:83%的小组会在第3分钟出现争执,这正是介入指导的黄金期!
🔥 二、戏剧教学法的神奇魔力
尝试把《三只小猪》改编成沉浸式剧场:
- 让幼儿自主选择当”建筑师”或”大灰狼”
- “建筑师组”需要合理分工(运材料/搭建/质量检测)
- 每次”大风吹”后交换角色
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的特级教师徐则民发现,这种设置能让幼儿同时体验竞争压力和合作成就感。
📊 三、可视化评价系统
我在班级使用的”合作竞争能量树”墙面:
🍎 每片苹果贴纸记录1次有效合作
⚡️ 每个闪电贴纸记录1次良性竞争
每月和孩子一起用SEEC分析法(Share分享-Evaluate评估-Explore探索-Celebrate庆祝)进行复盘
💡 专家锦囊:
- 华东师大周兢教授建议:竞争任务要设置”团体底线奖”,比如全组完成才能获得贴纸
- 注意”3-3-3″原则:3人组最易产生合作,3分钟是最佳游戏时长,3次尝试后要介入指导
- 日本东京大学秋田喜代美教授的研究表明:混合年龄游戏能产生最自然的合作竞争行为
记得上个月在指导朝阳区某园时,通过”快递公司”角色区改造(设置签收率排行榜+团队绩效奖),原本总抢玩具的小男孩们竟然自发形成了”接力送货”系统!这印证了美国HighScope课程创始人戴维·韦卡特的观点:”真正的学习发生在儿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各位老师不妨在下周试试这些方法,记得准备手机记录幼儿的”哇时刻”哦!遇到具体问题欢迎随时交流~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