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小学化情景式学习:让幼儿园教育回归”游戏为本”的专业实践指南
尊敬的幼教同仁们,今天我们要探讨一个极具时代意义的专业话题——在”去小学化”政策背景下,幼儿园教师如何科学设计情景式学习环境?
一、情景式学习的心理学基础与教育价值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而非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本质区别。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指出:”幼儿园教育最大的专业性在于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象体验。”
从神经科学角度看,0-6岁是大脑突触形成的关键期,情景式学习通过多感官刺激能促进神经连接的建立。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研究发现,情景体验中学习的孩子,知识保留率高达75%,远高于被动接受的5%。
二、情景式学习的四大设计原则
- 生活化原则(陈鹤琴”活教育”思想)
设计超市购物、医院看诊等真实生活场景。如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的”小小社区”项目,孩子们在模拟社区中自然习得数学、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 - 游戏化原则(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将学习目标嵌入角色游戏。如”恐龙探险队”主题,孩子们在寻找”恐龙化石”(教师预设的字母或形状卡片)过程中发展观察与分类能力。 - 多感官参与原则(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思想)
设计可触摸、可操作的材料。杭州娃哈哈幼儿园的”秋天的果园”情景,提供真实水果、树叶、秤等,孩子们通过称重、分类等活动发展数学思维。 - 生成性原则(瑞吉欧”方案教学”理念)
追随儿童兴趣动态调整情景。如当孩子对情景中的瓢虫产生兴趣时,及时延伸出”昆虫旅馆”项目。
三、实操性情景设计案例模板
主题:面包店的一天(4-5岁)
- 环境创设:
- 角色区:收银台、厨师帽、围裙、托盘
- 美工区:超轻黏土、皱纹纸、颜料
- 建构区:纸盒、积木搭建面包房
- 图书角:《面包是怎么来的》等绘本
-
情景发展路径:
情景触发 → 角色分工 → 问题生成 → 探究解决 → 经验分享
- 嵌入式发展目标:
- 数学:给面包定价/找零
- 语言:设计广告语/点单对话
- 科学:观察酵母膨胀实验
- 社会:分工合作完成订单
四、教师角色转型关键点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强调:”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
- 敏锐的观察者(记录儿童在情景中的行为表现)
- 灵活的支持者(提供鹰架式的帮助)
- 智慧的引导者(通过提问延伸思考)
- 忠实的记录者(制作儿童学习故事档案)
五、避免走入的误区
- 形式化误区:仅有情景外壳而无教育内核。对策:明确每个情景环节的发展目标。
- 放任化误区:完全追随儿童忽略引导。对策:预设与生成相结合,如新加坡”学习区轮换”模式。
- 碎片化误区:情景之间缺乏联系。对策:建立主题网络图,如香港”综合活动教学”模式。
各位老师,让我们记住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的箴言:”游戏是儿童发展的最高阶段。”通过专业的情景设计,我们不仅是在落实”去小学化”政策,更是在守护儿童不可复制的童年。期待大家在实践中创造出更多富有创意的情景学习案例!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