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专家说】家校携手:儿童心理干预方案的”黄金搭档”模式🌟
最近在幼儿园观察到3岁的小宇总是一个人缩在角落玩积木,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教授团队的研究显示:85%的社交退缩行为背后都存在未被察觉的教养问题。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和家长像”拼图”一样紧密协作才能解决!(递上自制”家校同盟”手账本📒)
🔍 干预方案制定的3个关键步骤
1️⃣ 观察记录阶段(1-2周)
- 教师要做:用上海特级教师应彩云推荐的”ABC记录法”,记下行为前因(Antecedent)→行为表现(Behavior)→后果(Consequence)
✨案例:午休时(A)→咬手指持续5分钟(B)→老师安抚后停止(C) - 家长要做:填写《家庭行为追踪表》(可参考华东师大周念丽教授设计的模板),记录饮食、睡眠、亲子互动等细节
2️⃣ 联合诊断会议
👉 避免”专家姿态”:像上海冰厂田幼儿园姚捷园长常说的:”要用’我们家的宝贝’代替’你们家孩子'”
- 使用”三明治沟通法”:
💛 第一层(肯定):”小宇搭积木时的专注力让我们惊喜”
🧡 第二层(建议):”如果能增加一些同伴互动就更棒了”
❤️ 第三层(支持):”我们可以一起试试这些游戏…”
3️⃣ 定制化干预方案
📌 分龄策略举例:
- 2-3岁:采用华南师大李思娴教授的”亲子平行游戏法”,家长老师同步陪伴但互不干扰
- 4-5岁:参照安吉游戏创始人程学琴的”影子老师”技巧,逐渐退出辅助
- 6岁:运用香港黄树诚博士的”社会性绘本疗法”,共读《我的情绪小怪兽》等
💡 给老师的特别工具:
制作”进步阶梯”视觉化图表(如下图),让孩子和家长每天贴星星⭐️
[社交小超人成长记]
Lv.1 和妈妈对视微笑 → Lv.3 分享一块积木 → Lv.5 主动说"我们一起玩"
🌈 持续跟进中的智慧
1️⃣ 每周云端更新:用简笔画记录孩子突破性瞬间,比文字更打动家长(附赠我自制的表情包素材包)
2️⃣ 设置”缓冲目标”:如南京实验幼儿园章丽园长建议的”20%挑战原则”,每次只比现有能力稍提高一点
3️⃣ 预警机制:当出现退行行为时,启动北京刘焱教授提出的”三重安抚”:安抚物→安抚人→安抚环境
最近在指导某园所时,我们用这个方法让一个拒绝入园的孩子在3周内实现了”从抱着妈妈腿哭到主动挥手再见”的转变!记住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的话:”教育不是消除问题的过程,而是积蓄成长力量的过程。”
需要具体年龄段干预方案模板或家庭观察表的话,可以私信我发您完整资料包哦~ ✨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