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节气知识”狂飙式”升级的5个妙招|幼儿园教师必备充电指南》
亲爱的幼教同仁们,还记得上周观摩名师课时,北京西城区名园长王莉老师展示的”惊蛰课程”吗?那些生动的虫虫剧场、会”打雷”的科学小实验,是不是让你暗叹”原来节气课还能这么玩”?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如何让你的节气知识储备像春笋般”噌噌”往上涨!
🌟 第一招:打造专属”节气百宝箱”(碎片化学习法)
建议下载”故宫二十四节气”APP(院长李仲谋团队开发),每天刷牙时听3分钟节气故事。我在手机备忘录建立了#节气灵感库#,看到好的素材就马上分类保存:民俗传说、自然科学、艺术创作三大类,到现在已积累600+条干货!
🎨 第二招:玩转”五感学习法”(体验式积累)
跟上海名师吴佳瑛老师学来的绝招:每个节气必做”3个1″——
• 尝1种时令食物(去年冬至带孩子们煮的彩色汤圆上过教育局官微)
• 玩1个传统游戏(今年春分”竖蛋大赛”抖音播放量破10w+)
• 做1个自然观察(用”形色”APP带孩子记录物候变化)
📚 第三招:建立”节气知识金字塔”(系统化建构)
推荐三本我的案头书:
-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自然科学基金会推荐绘本)
- 《节气里的自然实验室》(北师大李敏教授主编)
- 《跟着节气玩手工》(网红幼师小雨老师著)
建议按”物候特征-农事活动-民俗文化-科学原理”四个维度做思维导图
💡 第四招:加入”节气教师成长营”(社群化学习)
我参加的”优师教研节气研修班”里有这些宝藏资源:
• 每月节气主题直播(上周刚请到非遗传承人讲清明青团制作)
• 全国幼师共享的云盘资料库(含200+G节气环创素材)
• 节气课程案例众筹(去年秋分活动方案被200多家园所采用)
🎯 第五招:实践”1+N课程开发”(创造性输出)
记住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说的:”最好的学习是教别人”。我的实践方法是:
每学期重点打磨1个精品节气课(如去年的”霜降柿柿如意”项目课程)
同时开发N个微课程(雨水”彩虹泡泡”、大寒”冻冰花”等15分钟小活动)
✨ 彩蛋:分享我的”节气知识升级进度条”
青铜→白银:掌握基础物候特征(耗时3个月)
白银→黄金:能设计跨领域活动(半年实践)
黄金→铂金:形成园本课程体系(正在冲刺中)
记得南京鼓楼幼儿园崔利玲园长说过:”节气是中国人最美的课程资源库。”现在就开始行动吧!下次分享会上,期待听到你的创意节气故事~对了,你们园最近在准备哪个节气的活动呢?欢迎在评论区交流灵感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