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托育服务中,幼儿教师怎样引导孩子认识自我?​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在托育服务中引导幼儿认识自我的专业指南

作为学前教育专家,我认为认识自我是幼儿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托育阶段(0-3岁)是建构自我概念的黄金时期,科学的引导能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以下是具体方法:

一、创设促进自我认知的环境

著名早教专家玛利亚·蒙特梭利曾说:”环境是最好的老师。”在托育服务中:

  1. 镜子互动区:设置适合幼儿高度的安全镜子,让幼儿能随时看到自己的形象。如北京某知名托育机构的”mirror corner”就成功帮助1岁半左右的幼儿建立了身体意识。
  2. 个人物品标识:为每个幼儿准备带照片或名字的专属物品(如水杯、毛巾篮)。这种”环境标识法”被华东师范大学周念丽教授证实能有效促进自我认知。
  3. 情绪角:布置配有各种表情脸谱的角落,哈佛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建议这种方式能帮助幼儿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日常互动中的引导策略

  1. 积极反馈式的语言互动

    • 使用描述性表扬:”我看到你把积木收好了,真负责任!”(美国心理学家Carol Dweck的成长型思维理论应用)
    • 帮助命名情绪:”小车的轮子掉了,你看起来很着急。”
  2. 身体意识活动

    • “身体地图”游戏:引导幼儿指认身体部位(可参考台湾幼教专家郑婉妮的”身体探索课程”)
    • 音乐律动:如”头肩膀膝盖脚趾”等歌曲,广州某示范托育机构的数据显示这类活动能显著提升18-24个月幼儿的身体意识。
  3. 自主选择机会

    • 提供2-3种简单选择:”你想用红色还是蓝色的蜡笔?”(基于Erikson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 设置”我能行”区域:摆放幼儿能独立完成的活动材料。

三、专业活动设计

  1. “我的…”系列主题活动

    • “我的小手”:手印画、洗手步骤图
    • “我的喜好”:用图片展示幼儿喜欢的食物/玩具
    • 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实践表明这类主题能有效提升2-3岁幼儿的自我概念。
  2. 成长记录可视化

    • 制作包含照片、作品的身高优师教研
    • 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中的”档案记录法”特别适用于此目的
  3. 社交反射活动

    • 团体游戏中的轮流等待
    • 简单分工合作(如一起搬积木)
    •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团队研究显示这类活动能促进幼儿社会性自我认知。

四、教师专业要点

  1. 观察先行:借鉴新西兰学习故事(Learning Stories)方法,先观察记录再介入引导。
  2. 尊重个体差异:东京大学秋田喜代美教授强调要”接纳每个孩子认识自我的独特节奏”。
  3. 家园同步:设计简单的”家庭延伸活动”,如请家长协助完成”宝宝技能树”。

常见问题解答

Q:16个月大的幼儿还不会指认自己怎么办?
A:这是正常现象。建议从镜子游戏开始,配合称呼幼儿的名字,约90%的幼儿在20个月左右能达到这一里程碑(参考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

关键点总结:认识自我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教师融合在生活中自然引导,避免说教。记住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的名言:”教育应如同园丁照料植物一般,遵循自然规律。”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托育服务中,幼儿教师怎样引导孩子认识自我?​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