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设计有趣的STEM挑战,我特别赞同清华大学钱学森班教育专家吴俊杰老师的观点:”好的STEM活动要像魔术一样吸引孩子,像侦探故事一样引人入胜”。结合我在一线幼儿园的实践经验,分享几个让STEM挑战变得有趣的秘诀:
🌟【游戏化情境设计】
参考北京六一幼儿园王梅园长的”太空工程师”项目,用故事情境导入:”小外星人的飞船坏了,需要小朋友帮忙设计救援装置”。孩子们通过扮演工程师角色,用吸管、橡皮筋等材料制作发射器,在游戏中学习弹力原理。
🎨【多感官体验融合】
借鉴上海宋庆龄幼儿园STEM课程中”彩虹水渠”案例:让幼儿用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调配溶液,通过观察颜色混合、触摸水温变化、聆听水流声音等多感官体验,理解密度和浮力概念。
💡【逆向思维挑战】
深圳实验幼儿园的李子明老师有个经典做法:给孩子们一个失败的成品,比如站不稳的纸桥,鼓励他们当”故障侦探”。这种方式往往比直接教学更能激发探究欲。
🎯【分龄设计要点】
◆ 3-4岁:5-10分钟短挑战
参考蒙台梭利的”神秘袋”游戏,通过触摸猜测袋中物品特征(如磁铁、齿轮等)
◆ 4-5岁:主题式探索
像日本藤幼儿园的”斜坡实验室”,提供不同材质的坡道和小车,让孩子自主实验
◆ 5-6岁:开放性项目
学习美国HighScope课程中的”城市建造”项目,用纸箱等废旧材料解决实际问题
🔧【材料选择技巧】
- 必选”三神器”:冰棒棍、橡皮泥、纸杯(万能建构材料)
- 推荐”新五样”:导电墨水、感温颜料、魔术贴胶带、可降解淀粉泡沫、LED灯带
- 避坑指南:避免小颗粒零件;选用可水洗材料;准备”材料超市”让孩子自主选择
最近我在指导深圳某幼儿园开展”海盗宝藏”STEM周时,设置了一个层层递进的挑战体系:
- 初级挑战:用铝箔纸制作能浮起的”藏宝船”
- 进阶挑战:设计能自动划桨的橡皮筋动力装置
- 终极挑战:创建包含密码锁的”宝箱防护系统”
实践表明,当STEM挑战包含角色扮演、悬念设置、适度竞争(小组PK)等元素时,幼儿参与度能提升40%以上。记住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的话:”孩子的深度学习,往往藏在看似幼稚的游戏里。”
需要具体年龄段STEM活动方案的话,我可以分享几个经过验证的课例设计模板。您更关注科学探究类还是工程技术类的活动设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