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一粒豆,发出一颗芽,
向着小太阳使劲往上爬,
爬呀爬,浇浇水,施施肥
呀!长大啦!
课程起源
我昨天在学校吃了豌豆,回家一直放屁。
我也是,但是我很喜欢吃豆豆
我也喜欢吃豆豆,我知道豆浆是豆豆做的。
今天的包子是豆沙的,我妈妈说豆沙是红豆做的。
老师的话: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的过程应注重支持幼儿的主动探索、操作实践、合作交流和表达表现,不应片面追求活动的结果。小朋友们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兴趣是主动学习的有效动机,而小班幼儿刚进园不久,好奇、好动、好探究,但是探究能力很大程度上受自身水平限制。于是我紧紧的抓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探索需求。
思维导图
豆豆大探索
豆豆知多少
关于豆豆的认知
绘本故事的阅读推荐
扫码收听龙凤胎宝贝讲的故事吧。
豆豆大调查
找找找 找豆豆
教师思考:
孩子们通过一系列的寻找调查认识了豆豆,也知道有些食物是豆制品,浩浩说豆浆是黄豆做的,可可说豆沙是红豆做的,为了进一步让孩子了解豆制品及豆豆的作用我们开展了豆豆变变变的活动。
豆豆变变变
瞧,我贴的好看吗?
看,姐姐和我一起合作完成的作品哦。
妈妈陪我一起贴豆豆画我很开心哦~
瞧,我们的作品是不是很棒!
教师思考:
孩子们一起寻找大自然的足迹后,借美术之灵,创自然之美。让孩子们的创造思维无限放大,这里的每一颗豆子都充满着智慧,充满着生命力。
咕噜噜 黄豆变豆浆
浸泡黄豆
讲解步骤
装黄豆
加水
磨豆浆
过滤豆渣
分享豆浆
品尝豆浆
玥玥回家后也跟妈妈尝试了制作豆浆
教师思考:
这是孩子们与小豆子经历的一场“神奇的变身之旅” 。一次小小的尝试,孩子们自己动手磨豆浆,不仅体验了劳动的乐趣,培养了实践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孩子们还了解了豆腐、豆干、豆皮都是用黄豆做的,在之后的活动中可以继续让孩子们探索制作其他的豆制品。
红豆变变变
教师思考:
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特别强烈。他们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的重要时期,对常见的任何事物、现象都喜欢刨根问底。为了让孩子了解更多豆豆的变化,孩子们也共同探索豆沙的由来。
豆豆的延伸
好玩的豆豆
分豆豆
挑豆豆
豆豆美食
好吃的豆芽菜
好吃的豌豆
喝豆奶粉
吃红豆包
豆豆发芽记
浸泡绿豆
观察绿豆的变化
种植区观察
观察发现
给豆豆浇水
浇水观察
长出豆芽
豆芽长大
教师思考:
孩子们在观察豆苗宝宝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对比、思考,发现了豆苗的外形特点,知道豆子遇水后的变化,实验观察得出种豆苗的科学方法等等,在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直接感知的过程中,孩子们获得很多与种植豆苗的相关经验,也学会了如何关爱他人,掌握了很多探究的方法,变得积极主动、乐观坚持,关爱同伴,有科学探究精神,这些都是孩子们主动探究获得的成果。
教师反思
编辑|小一班
审核|园长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济川街道中心园欧景花都分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