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奕斐家庭教育课笔记
前言
问题1:现在的孩子相较于20多年前的孩子,父母的投入是更多了还是更少了?
问题2:当今的孩子是更幸福了还是更不幸了?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趋势也说明:
近几年来,无论是个人感受还是统计数据,都显示儿童的心理障碍、精神障碍、心理问题等是逐年上升的。
亲子间的冲突变得越来越普遍。
这也是现在的家长在给孩子时间投入的时候增加了家庭教育方面的自学投入。看各种育儿书,听各种专家解读、支招……
由于整体的育儿环境和育儿文化出现了偏差,有很多育儿书尤其是外国的育儿书,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S
upport
culture
密集母职的文化下:
-
花费时间精力越多,导致照顾者非常辛苦,孩子成长道路崎岖;
-
家庭以孩子为中心,照顾者易失去自我,孩子走向社会时可能不适应;
-
父母和孩子荣辱与共,孩子成长中出现问题时,父母易自责,给孩子试错空间少。
-
教育方法的冲突:
传统方法问题:如棍棒教育不再有效,孩子对批评反应强烈。
西方教育水土不服:温和坚定等方法难以持续,情绪稳定要求:父母和孩子都需情绪稳定,但实际操作困难。
快乐教育压力:孩子在公共场合有情绪被视为父母失职,父母需牺牲自我满足孩子需求,但难以持续。
O
bject
happy and interesting
沈老师希望打造一门符合中国本土情况的家庭教育课。
希望父母能够:
-
真实轻松: 希望通过这门课程,能够成为真实、放轻松的自己。
-
接纳自我: 接纳自己,内核中有自我。
-
能力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能力会不断提升。
希望孩子:
1. 不是工具人,而是有内驱力、独立的孩子。
2. 把孩子培养成人,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更能形成独立的个性和自我驱动的能力。
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出:
自力更生 自得其乐 自我价值
的孩子。
M
ethod
Superiority
优势累积法的宗旨:
密切关注、谨慎出手、积极沟通、快乐为首
· 密切关注: 对孩子的成长和变化保持高度关注。
· 谨慎出手: 在必要时才介入,不过度干预。
· 积极沟通: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 快乐为首: 将快乐作为育儿的首要原则。
通俗的话来讲就是:积极肯定孩子特点,改变纠错式的成长逻辑体系,少关注问题,多关注目标。
最终通过在了解孩子已有特质的基础上,让孩子体验成就,感受成功,找到自我激励的价值,最后实现自我预言优势。
口号:爱是需要学习的,幸福是需要练习的
课程模块介绍
· 模块一: 帮助家长跳出纠错教育的漩涡,通过认知改变来认识孩子的特点,并重新界定父母角色。
· 模块二: 提供“魔法水”帮家长减压,指出80%的育儿问题其实不需要解决。
· 模块三: 具体到日常生活,讲述如何让孩子体验成就感,激发天赋。
· 模块四: 通过游戏和游戏化让家庭成为快乐温暖的所在,成为孩子的能量站。
我的育儿理念
1. 鼓励孩子阅读:拓展孩子的阅读,以后的什么科目都需要大量阅读。所以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都为孩子创造舒适及丰盈的阅读环境。
2. 家长为孩子找攻略:想要孩子学习好,家长得先行找各种学习方法攻略,给孩子做垫脚石,孩子学习没有取得成就,大概率是家长攻略工作没做好。
3. 不机械教育,不背单词,不按专家或攻略说的按部就班来,灵活让孩子自主选择,并且多放“彩虹屁”,鼓励孩子创造和发挥。
4. 不打压,不以学校成绩论成败,保持孩子对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5. 不传递焦虑,我相信三年级以下的学霸水分是有的,而且学习的事情是终身的,培养爱阅读,乐观,开心,有趣,保持对学习有热情的孩子,在后面更有力量。
关注我们
公众号|暖暖向日葵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