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引导学员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在新时代展现青年担当与作为,商学院团委于4月10日在7A215开展了2024-2025学年度青马工程“领航班”开班仪式暨第一课《经纬线上的青春坐标——北大荒与莞城的时代对话》。
参与本次活动的有商学院国际贸易学副教授张超老师、商学院团委副书记李新苗老师、商学院团委委员团以及青马工程“领航班”学员。
01
会议初始,全体起立奏唱团歌。随后,主持人组织合影留念。
在开班仪式上,商学院团委副书记李新苗老师向“领航班”学员表达了热烈欢迎与诚挚祝贺。李新苗老师提到,青马课程内容丰富,能为学员们带来丰厚学识,开拓视野。她希望学员们珍惜本次学习机会,将课堂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了让学员们更好地吸收知识,李新苗老师倡导大家上课时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与组员展开探讨。她还特别强调,“一日青马人,一生青马情”,希望学员们始终铭记参与此次培训的初心,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作为。
03
随后,青马工程负责人林馨阐明了考评机制,着重提醒每位青马学员务必牢记青马工程开展期间在出勤、心得撰写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以便顺利地参与到青马工程的各项活动当中。同时,她为青马学员解读团旗、团徽和团歌的相关知识,叮嘱作为青马工程“领航班”的学员,必须始终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规范使用团旗、团徽和唱响团歌。
之后,主持人组织“你比划我来猜”等趣味互动。活动中大家积极参与,欢声笑语不断,在你来我往的配合里打破陌生感,氛围十分融洽。这次活动不仅增进学员情谊,还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为后续课程开展打好基础,助力学员成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开班仪式结束后,青马工程“领航班”第一课《经纬线上的青春坐标——北大荒与莞城的时代对话》正式开讲。张超老师回顾了自己在我校第九届微党课大赛斩获教工组一等奖的经历。她坦言在参赛过程中遇到理论不足、实战欠缺、内容难以把控等难题。为此,她做出深化精神谱系理解,积累微党课实战技巧,不断打造生动内容并向他人请教等努力,最终成功克服困难,以优异表现脱颖而出。
主讲人张超老师,作为黑龙江鹤岗人,对北大荒的历史有着深刻的了解和独特的情感。她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念,也是来源于家乡对她性格的塑造,以及她对家乡那份炽热的眷恋 。她从共青农场的建场背景、时代意义、使命传承等方面展开讲述,详细介绍了共青农场从垦荒到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发展历程,以及北大荒精神的内涵与传承。
张超老师通过丰富的图片、生动的故事和详实的数据,展现了共青农场青年志愿垦荒队员在艰苦环境下的奋斗精神和奉献情怀。他们响应国家号召,奔赴荒原,用青春和汗水开垦出一片片良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张超老师还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北大荒精神对她的影响,以及如何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教学科研和日常生活中。
在课程的最后,张超老师鼓励学员们积极参与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调研和实践,深入了解家乡的发展需求,为家乡的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志愿服务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她希望每一位青马学员都能以青春之笔,绘就家乡新篇,让北大荒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至此,商学院2024-2025学年度青马工程“领航班”开班仪式暨第一课《经纬线上的青春坐标——北大荒与莞城的时代对话》圆满结束。愿学员们以梦为马,在青马工程的学习中,不仅能学思践悟、提升本领,更能在交流互鉴中,拓宽视野、携手共进,在青春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