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程改革
共享教研智慧
当四月的骄阳辉映着巴山蜀水的教育热忱,我们以“深化课程改革,共享教研智慧”之名,以儿童之需、以未来之望,汇聚于此,共同描绘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不亦乐乎
古语所云“嘉宾远至,喜不自胜”,欢迎远道而来的乐山、广安两地专家同仁带来宝贵的经验和智慧,为我们邻水县学前教育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扎根儿童经验、回应文化根脉、链接时代需求。因此,我们将持续坚持内涵发展,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为孩子们创造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
首先参观园所环境创设、观摩幼儿晨间大畅玩游戏活动。六幼讲解教师言简意赅地向大家讲述了自主游戏理念下,六幼以儿童为本构建了“动动区”“水流山”“叮咚街”三大户外区域板块,三大板块相互融合,生发了丰富的自主游戏。晨间大畅玩中,幼儿以“混区域、混龄、混材料、及时回顾”等方式进行了深度学习。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学前教育优质园所协同发展,为我们开启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之窗。教育之路非孤行之旅,而是携手同行的壮阔征程。学前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和智慧。让我们并肩同行,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共绘育人新画卷,共谱发展新篇章!
谢萍园长围绕邻水学前内涵发展路径探索,从“结构性质量”和“过程性质量”分析邻水学前高质量发展的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幼儿园的硬件设施、环境、资源、教师资质、师幼比等条件性因素对保育教育实践及其效果会有影响,但这些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作用必须通过生活、游戏和教师指导下的活动,通过师幼互动等过程性因素才能实现。保育教育过程才是影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键,而其质量是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核心,自然也应该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重点。并以邻水各幼儿园的相关实例展开,用一个又一个的实例叙述着邻水的学前故事。透过谢园长的声音,能感受到浓浓的幸福感以及汩汩流淌的生命力在沉淀和传承。最后她说道,不论何时何地,学前人都是一家人。
教研活动,不仅是一次智慧的碰撞、经验的交融,更是一次学前教育协同发展的标志性实践。新颖观点、实用方法、深刻见解,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借鉴。这些宝贵的智慧,为我县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管理办法、教研模式和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深入探讨了自主游戏支持体系的重构问题。通过“晨间大畅玩”的实践分享和现场教研,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游戏中的无限可能,也深刻体会到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和定位;介入与不介入,看似简单的两个选择,实则蕴含着深厚的教育智慧。何时介入、如何介入,何时保持观察、不轻易打扰,这种判断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育经验、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专业素养。这个教研也充分展现了 “真问题驱动、真场景研究”的教研力量。
乐山市教科所幼教教研员戈文丽:培养幼儿目标要清晰,可结合责任品格,把自然教育理念体现在种植和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凸显教育价值。运动、课程是否与自主游戏相融合,不能融合,能否采取叠加形式开发拓展其它活动;其次,从社会性角度,思考混龄游戏的社会交往价值。
乐山市市中区教师发展中心幼教副主任杨俊霞:在自主游戏时间上,空间材料的支持下,抓幼儿的学习品质,培养合作专注关爱的孩子。得天独厚的种植园地,种植课程可以与四季(节气)融合,并站在生命的角度,引导孩子们对鸡鸭羊鹅等生命的爱护和探究,珍惜自然和尊重生命。
乐山市沙湾区教师进修学校学前教育教研员潘军:和邻水整体推进很类似的是,我们沙湾区在选择方向的时候,紧扣游戏回顾与师幼互动,去年做游戏回顾中有效的师幼互动,今年在做分类游戏中有效的师幼互动。
乐山市市中区实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杨艳丽:种植主要是过程,游戏和课程只是载体,于种植全人理念下,去探究自然教育和生命教育。
每一次开放,都是思想与实践的火花碰撞;每一场交流,都是经验与智慧的深度交融。通过园所参观、教研体验、讲座分享等形式,搭建起乐广两地幼教工作沟通的桥梁。县研培中心学前教育教研员曾佳珲表示,“教育无边界,此次交流不仅是理念的互通,更是责任的共担。我们期待与两地同仁携手,为更多孩子提供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两地幼教人因教育理想相聚,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共鸣,为不同区域学前教育协同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未来,六幼集团将继续秉持开放共享的姿态,坚持通过线上教研、教师互访、资源共享等形式开展深度合作,与更多教育同仁打造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同心圆”,共绘幼教领域优质发展新图景。
同道相知追梦想,舟行大海共乘风。此次观摩交流会,为乐广两地幼教同行搭建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同时对邻水县第六幼儿园教育集团是一次肯定与鼓励,更是一次鞭策和激励。相信在未来,我们将继续饱含幼教人的激情在逐梦的路上踏歌而行,用温暖的臂膀携手每一位同路人,让我们奋楫扬帆,笃行致远。
让我们并肩同行
共绘育人新画卷
共谱发展新篇章!
来源:汤力娜 蒋文燕
审核:办公室
签发:黄广文
编辑:邻水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
邻州教育
邻水县教科体局官方微信公众号
主办:邻水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
投稿邮箱:sclsbgs@126.com
联系优师教研0826—3222095
“双减”举报优师教研0826-3221516/3232793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邻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