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一种童年状态,
我们要把它当成一种习惯,
去感悟、去觉醒、去幻想、去体验;
游戏是一种童年立场,
我们要把它当成一种实践,
去呵护、去接纳、去鼓励、去许可!
当第一缕春风拂过幼儿园的新芽,船营区学前教育第三大园区教研团队在引领园船营区第十四小学校幼儿园展开一场关于“游戏化课程”的深度对话。
本次活动以“儿童立场”为核心,倡导教师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让课程从儿童的兴趣、经验和需求中自然生长,构建真正属于儿童的学习旅程。
大班语言
《象形文字的秘密》
胡欣男老师在大班语言《象形文字的秘密》活动中,借助生动的PPT,引导孩子们观察、思考,探索象形文字的特点和演变,设计了趣味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象形文字的奥秘。
大班科学
《魔法一分钟》
崔红梅老师执教大班科学领域活动《魔法一分钟》,崔老师以“金鸡独立”和观看动画两个小环节导入,引导幼儿亲身感受一分钟时长在不同情境下的差异。随后的“魔法一分钟”挑战游戏,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游戏活动,亲身体验专注做事能提升效率,发现一分钟能完成许多有意义的事。
学而知不足,思而知后进。观摩课结束后,两位执教教师首先对自己本次教学活动进行了自评和反思,并根据活动中出现的意外瞬间阐释了自己的应对策略。随后所有参加活动的教师在两位执教教师带领下分成两组进行研讨,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自评和他评,从找亮点到提建议,每一位老师在本次活动中都有所思、有收获。
引领园张莹园长从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组织等方面和教师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两位教师的教学活动,园长给予了中肯的点评,肯定了老师们活动中的亮点,同时也指出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最后,教研员杨海鸥老师总结了本次活动。杨老师指出本次教研以“经验生长点”为核心,通过课例观摩与深度研讨,探索游戏化课程实施路径。教研聚焦两大生长点:①挖掘传统文化与生活素材的游戏转化策略,形成“具象学习”模式;②提炼游戏化课程中幼儿深度学习的观察指标,如主动提问、合作验证等行为表征。通过案例分析,教师共同梳理出“问题链驱动”“游戏任务分层”等支持策略。希望第三大园区能够持续优化"玩中学"课程体系,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中实现全面发展。
本次观摩活动不是终点,而是重构游戏化课程的起点。当我们真正相信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教育的奇迹便在日常的倾听、对话与等待中悄然发生。未来,我们将继续以“蹲下身子看孩子”的姿态,让课程真正成为滋养幼儿生命成长的沃土。愿每位教师都能成为儿童成长路上的“点灯人”,以专业智慧守护童年最美的模样!
路虽远,行则至
事虽难,做则成
研修之路,永不停歇,
2025,第三大园区,
向着儿童、游戏、质量,前行!
撰稿:张 莹
摄影:曹鸣元
制作:侯昱彤
初审:张 莹
复审:姜 姝
终审:权玉红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吉林市船营区第十四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