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渡过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的一个重大转折。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学习为主的教育,两者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
幼小衔接不当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不利于其今后发展。因此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很重要它直接关乎幼儿能否实现幼儿园向小学的顺利过渡,关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


幼小衔接,“接”什么?



教育部去年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明确指出主要是以下四大方面:
一是身心准备。如:向往入学,有良好的情绪,喜欢运动等。
二是生活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参与劳动,增强安全防护能力等。
三是社会准备。会交往合作,诚实守规,有任务意识等。
四是学习准备。好奇好问,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等。


幼小衔接,怎么准备?



一、身心准备——了解小学,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身心准备,是指幼儿需要在心理方面和身体动作发展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喜欢运动、动作协调等。
(一)向往入学
1.初步了解小学,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
2.希望成为一名小学生,愿意为入学做准备。
(二)情绪良好
1.能经常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2.遇到困难和不开心的事情,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他人。
(三)喜欢运动
1.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
2.能连续参加体育活动半小时以上。
(四)动作协调
手部动作协调,能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




二、生活准备——锻炼自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准备,是指幼儿需要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及安全防护能力,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日常劳动。
(一)生活习惯
1.保持规律作息,坚持早睡早起、睡眠充足。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有自觉洗手的习惯,有保护视力的意识。
(二)生活自理
1.能按需喝水、如厕、增减衣服。
2.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分类整理和保管好自己的物品。
3.有初步的时间观念,做事不拖沓。
(三)安全防护
1.能自觉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和交通规则,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2.知道基本的安全知识,遇到危险会求助。
(四)参与劳动
1.能主动承担并完成分餐、清洁、整理等班级劳动。
2.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三、社会准备——社交适应,增强自律的规则意识
社会准备,指幼儿需要为适应小学特点的团体生活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交往合作、诚实守规、任务意识、热爱集体等。
(一)交往合作
1.能和同伴友好相处,乐于结交新朋友。
2.能与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遇到困难互帮互助,发生冲突时尝试协商解决。
3.能主动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二)诚实守规
1.能遵守游戏和日常生活中的规则。
2.知道要做诚实的人,说话算数。
(三)任务意识
1.理解老师的任务要求,能向家长清晰地转述并主动去做。
2.能自觉、独立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
(四)热爱集体
1.喜爱自己的班级和幼儿园。
2.愿意为集体出主意、想办法、做事情。
3.初步形成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四、学习准备——激发兴趣,提高综合的学习能力
学习准备,指幼儿需要在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呵护幼儿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储备好基础的学习能力。
(一)好奇好问
1.对身边的新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探究欲。
2.喜欢刨根问底,乐于动手动脑。
(二)学习习惯
1.能专注地做事,分心时能在成人提醒下调整注意力。
2.能坚持做完一件事,遇到困难不放弃。
3.乐于独立思考并敢于表达。
4.做事有一定的计划性。
(三)学习兴趣
1.对大自然和身边的事物有广泛的兴趣,努力寻找答案。
2.喜欢阅读,乐于和他人一起看书讲故事,遇到问题经常通过图书寻找答案。
3.对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愿意用图画、符号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4.愿意用数学的方法尝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四)学习能力
1.在集体情境中能认真听并能听懂他人说话,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
2.能较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
3.能说出图画书的主要情节,并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4.在绘画、拼图等活动中,能识别上下、左右等方位。
5.能认识并书写自己的名字。



结语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
而是童年生活的自然延伸和过渡。
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平和的心态
慢慢变“大阶梯”为“小缓坡”
去关注入学准备中
幼儿的点滴变化,
助力幼儿
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

照片提供:各班老师
文案编辑:宥南小编
一审一校:梁楚婵
二审二校:李金凤
咨询优师教研
0760-86785253
13420393409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渡过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的一个重大转折。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学习为主的教育,两者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
幼小衔接不当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不利于其今后发展。因此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很重要它直接关乎幼儿能否实现幼儿园向小学的顺利过渡,关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
教育部去年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明确指出主要是以下四大方面:
一是身心准备。如:向往入学,有良好的情绪,喜欢运动等。
二是生活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参与劳动,增强安全防护能力等。
三是社会准备。会交往合作,诚实守规,有任务意识等。
四是学习准备。好奇好问,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等。
一、身心准备——了解小学,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身心准备,是指幼儿需要在心理方面和身体动作发展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喜欢运动、动作协调等。
(一)向往入学
二、生活准备——锻炼自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准备,是指幼儿需要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及安全防护能力,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日常劳动。
(一)生活习惯
三、社会准备——社交适应,增强自律的规则意识
社会准备,指幼儿需要为适应小学特点的团体生活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交往合作、诚实守规、任务意识、热爱集体等。
(一)交往合作
四、学习准备——激发兴趣,提高综合的学习能力
学习准备,指幼儿需要在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呵护幼儿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储备好基础的学习能力。
(一)好奇好问
1.对身边的新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探究欲。
2.喜欢刨根问底,乐于动手动脑。
(二)学习习惯
1.能专注地做事,分心时能在成人提醒下调整注意力。
2.能坚持做完一件事,遇到困难不放弃。
3.乐于独立思考并敢于表达。
4.做事有一定的计划性。
(三)学习兴趣
1.对大自然和身边的事物有广泛的兴趣,努力寻找答案。
2.喜欢阅读,乐于和他人一起看书讲故事,遇到问题经常通过图书寻找答案。
3.对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愿意用图画、符号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4.愿意用数学的方法尝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四)学习能力
1.在集体情境中能认真听并能听懂他人说话,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
2.能较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
3.能说出图画书的主要情节,并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4.在绘画、拼图等活动中,能识别上下、左右等方位。
5.能认识并书写自己的名字。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
而是童年生活的自然延伸和过渡。
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平和的心态
慢慢变“大阶梯”为“小缓坡”
去关注入学准备中
幼儿的点滴变化,
助力幼儿
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
照片提供:各班老师
文案编辑:宥南小编
一审一校:梁楚婵
二审二校:李金凤
咨询优师教研
0760-86785253
1342039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