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也是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的关键阶段。为了帮助幼儿顺利、平稳地过渡到小学生活;这一期我们将着眼于《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的“社会准备”,从交往合作、诚实守规、任务意识、热爱集体四个方面开展的系列教育活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吧。
交往合作
NO.1 学习交往技能
“幼升小”前期,幼儿面对陌生的环境、同伴、老师,容易出现不适应的入学适应现象。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可帮助幼儿尽快熟悉老师、认识新朋友,顺利融入小学生活。针对“如何结交新朋友”这个问题,孩子们之间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我们要有礼貌,见到老师和同学都问好,这样别的同学就会喜欢我们,跟我们交朋友。”“上小学后,我们可以和新同学一起聊天,一起玩耍!”“我在楼下玩的时候,经常有不认识的小朋友一起玩,很快就成为好朋友了!”
孩子讨论了认识新朋友的好方法,然后把它画下来,相信我们的孩子到了小学后都能交到新的好朋友。
NO.2 自主游戏促交往
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到好朋友合作的快乐,增加幼儿间的交往能力,在交往中感受游戏的趣味性。
孩子们在自主游戏中懂得分工,学会合作,不仅体验着游戏的快乐,更体会到了合作的力量。
老师有话说
诚实守规是一种良好的行为表现,但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机渗透、日积月累,才能有效巩固。通过幼儿园系列活动的开展,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将诚实守规的好习惯融入了自己的一日生活中。
诚实守规
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儿童对成人制定的规则逐渐认同、接纳、内化的结果。孩子们在三年幼儿园生活学习中,知道了一定规范、规则。
No.1 诚实守规我知道
No.2 诚实守规我会做
老师有话说
诚实守规是一种良好的行为表现,但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机渗透、日积月累,才能有效巩固。通过幼儿园系列活动的开展,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将诚实守规的好习惯融入了自己的一日生活中。
任务意识
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任务意识的培养不仅能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能为他们的一生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上小学后,很多事情都要靠自己自觉的去完成,所以养成一定的任务计划意识非常重要。
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值日生工作有效帮助孩子培养独立执行任务的能力。孩子们在完成值日生工作的过程中增强动手实践能力,树立自信,培养积极良好的劳动习惯、自理能力及责任感,也是有效衔接社会准备的重要环节。
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值日生工作有效帮助孩子培养独立执行任务的能力。孩子们在完成值日生工作的过程中增强动手实践能力,树立自信,培养积极良好的劳动习惯、自理能力及责任感,也是有效衔接社会准备的重要环节。
老师有话说
具备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有助于幼儿适应小学生活的要求,逐步做到独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在值日生活动中,孩子们锻炼自己、照顾同伴、心系集体,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与自豪感。值日生活动的开展,能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乐趣,体验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
热爱集体
我爱我的班集体
营造温暖的集体氛围、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支持幼儿为班集体和幼儿园的集体活动制定计划、做准备并积极参与。
我爱我的家乡
家乡是每个人出生、长大的地方。将爱家乡的情怀融入幼儿生活中,带孩子走进家乡的地标,感受与体验家乡的发展变化,领略家乡的风景与风土人情,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我爱我的祖国
爱国的种子要从小播撒,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孩子形成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通过每周的升旗仪式,在国歌的伴奏下,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促使幼儿萌生热爱祖国、为祖国感到骄傲的情感。
老师有话说
幼儿集体意识的培养作为幼小衔接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关系着幼儿社会化的发展以及健康心理状态的形成。热爱集体是一种表现,热爱家乡是一种情怀,热爱祖国是一种精神,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受“集体”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深化“我们”的概念,在活动中不断升华了对集体、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虞永平教授提出:“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科学幼小衔接是一个慢慢熏陶、逐渐内化的过程,科学推动幼小双向衔接,让教育回归本真,我们深信每一个孩子都会因我们的陪伴而快乐绽放。
图文来源:高阳县蓝波幼儿园
编辑:田曼
初审:田曼
复审:常继德
终审:王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