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最高目标,其实是培养一个“没病”的孩子。这不是反讽,而是陈述事实,可惜多数人成了“家长”之后,再也看不破这个道理。
教育有三种境界:最差劲的状态是上紧发条,永远追赶某个目标;中间的境界是让孩子理解自己,对出现的问题不困惑;最高级的境界是让孩子探索自己,发现自己,永远勇于尝试、永远有勇气修正自己。
然而我们一直都把最差的状态当最高境界。这种错位,发生在不同的教育体制中,造就不同惨痛悲剧。
女孩A的故事,放在80后的少年时代,可能会是一个正面典型。
一个出身底层的小镇少女,以优异成绩考到省会城市的大学,然而,小镇长辈们关于“考上好大学就算出头了”的断言并没有成真,在光鲜的省会城市,她的一无是处好像永远被放置在聚光灯下,“我甚至不会坐地铁。在我生活的老家,我要去的所有地方都可以用脚走到。”她在日记里这样写到。
社会越往上走,评估体系越多元,也越看重人本身那些软性的技能。长时间处于自卑当中,女孩A没有找到稳住心态、慢慢融于城市的位置,到后来,甚至让她一直引以为傲的成绩也赶不上城里的同学。
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能是她最终也没有碰到一个对的人生导师。她曾在一个老师面前流露出她的惶恐,但得到的回答却是:“你这样的底子,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赶上城市里的同学。”老师可能觉得自己只是说了一句实话,殊不知却关上了女孩心中的希望之门。
绝望之中,她说,她感觉人生彻底失败,甚至后悔来到这个世界。
真正的教育,本该让孩子发现自己,在适应大环境标准的同时,生发出差异化的自生长能力,这种能力,让孩子有自信应对生活的不同处境。
而一味上紧发条的教育,你可能在某个阶段获得一个好结果,但一旦进入社会,或遭遇多元化评价系统,“自我”就可能迅速崩溃。
除了A那样的极端案例,我们看到更普遍的“病”,是功利心导致的“精致利己者”、是直升机父母羽翼下生成的没有主见的“塑料儿童”、是被规则或规划目标牢牢框死的“机器小孩”。
但是我们如果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将来也进入这种生活现实,我们要怎么办?
在教育这件事上,起跑线还真是有的,那些在“起跑线”上领先的孩子,他们的共性是了解自己的“差异性”在哪儿,并自发地为之努力。
他们通常全力探索的方向,并不受人安排,而是出于自己的真心喜爱,这种追寻多半不止停留在梦幻式的想象中(比如我们小时候说要当科学家和作家),而是多少了解事情在真实世界中的运作,并且仍然有兴趣将之当作终身爱好,甚至职业。
家长需要正确看待孩子宛如春树般自然勃发的生命力,欣赏孩子的本来性格。在对的教育中获得成长的孩子,向外可以与人为善,也懂得遵从内心、争取机会;向内,可建立好自己的精神家园,哪怕经历孤独、逆境,也有能量从中获得滋养。
这才是孩子成长的起跑线!
找到与孩子适配的教育,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需要父母也有独立精神的同时,懂得不同教育形态的本质和“性格”。
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拆掉别人给我们砌好的墙。这样的墙有很多,如果你在各种家长微信群中游弋过,就能看到各式各样万变不离其宗的遮蔽之墙:
那些别人家孩子的参照,是第一堵墙;
只知排名、不知理念的名校,是第二堵墙;
父母从众的功利心和不加掩饰的焦虑,是第三堵墙。
这些墙让父母看不到自己孩子差异性,他们焦灼地去外部寻求解决方案,去收集通用型养成策略,却不去细想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比如孩子进入某个升学节点,在择校中,一所家长圈口碑排名第一的理工名校和一所校园文化活泼、以文艺知名、排名稍次的学校,家长该怎么选?
如果成绩指标足够好,多数家长可能会毫不犹豫选第一所,但这真的适合你的孩子吗?你的孩子真正擅长什么?是否跟学校的文化相匹配?
如果他擅长语言与思辨,那么帮他选一所偏文科的学校;如果他擅长逻辑和数学,那么去冲刺下理科强势的学校;如果他组织能力强,那么找一所社团活动多的学校;如果他从小展现出艺术上的天赋,那么去找一所艺术资源丰富的学校……这才是家长真正应该研究的信息。
当我们将教育的目光放得足够长远,你就会看到,未来社会越来越看重差异化才能,这种才能来自孩子与生俱来的个性。
对家长而言,一条正确的教育之路,早就不再是寻求某种标准化的“套餐”,而是帮每个独特的孩子,尽可能找到土壤合适的花园,自信开出让自己高兴的花。
潜能开发就是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开发、放开自身内在的潜力,如危机时刻急中生智, 智慧会突然千百倍地迸发而出,以至于可以让我们绝处逢生,力量会突然千百倍地涌流而出;潜能的动力深藏在我们的深层意识当中,也就是我们的潜意识,也就是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开发这种能力,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与重任。激发每一种能力、尊重每一个生命赋予的美好礼物,这是教育工作者以及所有的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上知教育脑潜能开发课,拥有多种教游戏,让孩子在α脑波音乐的背景下,经过深呼吸、冥想、联想三部曲,开启大脑回路。同时,游戏中积累的信息促进左脑逻辑分析能力的成熟,最终实现左右脑平衡发展的目的。
上知教育脑潜能课程,帮助孩子快速提升专注力、记忆力、创新力、思维力、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空间感知力、情绪情商能力、自信交往能力,让孩子受益终生。
上知入学能力课程让孩子带着良好的行为习惯轻松开启小学生活!
适合5-7岁宝贝
激发学习和成长动力,入学无忧,赢向未来!
名额有限:赶紧扫码领取
上知教育成长热线:13613880775 贞贞老师
18039413095 岚岚老师
全优学能课堂|九大能力提升
官网:m.shangzhijiaoyu.com
咨询热线:18039413095
长按二维码关注上知助跑1+1
全优学能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