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一起“趣”购物
普宁市第一幼儿园家校社联合
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体验生活实践的乐趣,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建构幼儿对于购物及货币使用的认知,助推“幼小衔接“的科学有效实施。普宁市第一幼儿园大班级开展了《走!一起“趣“购物》的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1. 了解超市的基本布局和功能,知道超市里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
2.学会制定购物计划,并能进行简单的价格比较和计算。
3. 通过自主购物,体验购物的乐趣,增强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备篇
“趣”了解—准备篇
认识超市
超市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好邻居”,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各种物品,我们享受着它带来的便利,也能在其中收获很多社会交往的经验。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认识超市,我们开展了《超市真方便》、《我会文明购物》等教学活动,带幼儿了解了超市有哪些工作人员、他们的分工是什么、超市有哪些分区、购物流程是什么……孩子们对超市购物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我们还进行了“食品安全”教育,《食品袋里的秘密》告诉我们,每种食物都有保质期,用来告诉我们食物食用的最佳时间,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就是“过期食品“。过期食品里有许多对身体有害的细菌,吃了对身体不好。
认识货币
当小朋友们对超市有了更深的了解后,他们又一起讨论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购买物品呢。有的说可以用纸币,有的说可以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
为了让小朋友们把数学经验迁移运用到生活中来,我们一起认识了钱币的面值——1元、2元、5元、10元,引导孩子们了解钱币的使用与运算。
超市大调查
周末,孩子们结合已有的社会经验,跟爸爸妈妈进行了一次超市大调查,并用绘画和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孩子们深入地去探索超市里货物的摆放、比价格、看保质期、计算预算……在家长陪同下,孩子们开启人生第一次自主采购。
“趣”购物—体验篇
活动开始前,教师对孩子们开展了文明购物的礼仪教育和安全教育。孩子们结合自己的调查和学习经验,动手绘制了10元购物清单。在这过程中,培养孩子们做事有计划、有条理的良好品质。
超市大发现
进入超市后,孩子们参观了超市各个区域,发现超市的物品摆放得井然有序。老师向孩子们讲解了超市里物品的种类、摆放规律、商品的价格等。
最开心的时刻要数“自主购物”环节啦!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这个我见过”、“这个货架都是零食”、“这里是玩具区”……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孩子们兴奋不已。
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货架上的标签有不同的数字。在老师和导购的带领下,了解了货架上标签的用途和价格。孩子们认真查看商品价格,对照着自己的购物清单,互相交流并计算着自己携带的现金是否够买心仪的商品。
“趣”结账—自主结账篇
采购结束,孩子们井然有序地来到了收银台结账,用准备好的现金支付,他们看着收银台仪器上的价格跳动,认真地计算着手中的钱数。付完款,小朋友们有礼貌地向收银员阿姨道谢。
在实践中,孩子们学会了简单的货币换算,建立了数学思维,更在完成采购任务后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充分体验了购物的乐趣。
“趣”分享—感受篇
经过一小时的购物,孩子们都买到了自己想要的商品。回到教室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跟同伴分享自己买到的物品。
结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超市的结构,亲身体验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还感受到超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真正做到了教育结合实际,实现让孩子们深入地去体验生活,去获取生活经验。
未来,我园将继续开展更多适合孩子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进社会、开阔视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体验中学习与成长!
END
撰稿:李妙玲
编辑:蔡睿燊
初审:陈妍虹
复审:林卓晓
终审:赖文銮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普宁市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