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小麦苗的成长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每个家庭最在意,最关心的事情。在网络迅速普及的信息化时代,信息知识如潮水一般充斥着每个人的耳目,估计每个家长都有切实的体验。在孩子还未出生就要早教班;出生了就要准备迁户口,弄学区房;稍微大了一点,就要开始辅导班,兴趣班了;再大一点就更不用说了,大家都了解。那么这些道听途说的信息之中到底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我觉得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其实答案就在于你的心里,你心里到底想把你家的小麦苗打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小麦苗,这些都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要考虑清楚,并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个性,慢慢地去打磨成一个出色的,合格的,优良的“产品”。
孩子是生命的延续
说到“产品”,肯定很多人不高兴了。大家都觉得一个鲜活的人,不是一个我们平常所见的“产品”。我在这里所阐述的“产品”不是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某个部件或某个物体,而是用打造“产品”的思想去打造我们心中的小麦苗。所以一个小麦苗的打造不是单单地靠亲子的沟通,夫妻的协作,祖辈的合作,家长的自我学习成长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集合,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家与学校,与社会共同去打造的一个“产品”。说大一点,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其实在为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创新,可持续进步的动力源泉。说小一点,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家庭的延续,精神的延续。下面我将针对以上提到的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详细描述。
亲子沟通-我们的实践
孩子上了小学以后,发现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了,大人说的话也越来越不听了,很多时候还会顶撞大人了,有点进入青春期的感觉。因孩子还是太小,很多时候还是贪玩的,不会积极并主动地自主式学习。在这个问题上我引入了项目管理的思想来管理他的学习,这个方法在疫情期间,家里自学时发挥了巨大作用。该方法即按照老师每周的学习内容进行细分,细分后的内容分解成每天的具体学习量,再与其沟通内容是否太饱满,或者还是可以再加入一些其他的内容。待一天的学习之后,检查其学习的内容并考察其掌握的程度,即可知其投入的程度及状态,再来安排第二天的学习内容。每天对其学习的效果来进行奖罚处置,进一步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每天的学习任务可以让孩子自行进行时间安排,让其从小自我做主,自己控制自己的时间和进度,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夫妻协作-做好自己的角色
我和我爱人的工作都比较忙碌,一天在家的时间都比较少。但我爱人对孩子的学习质量要求比我还要高。我们一般都是AB角色,即我有事她上,她有事我上这样的安排。在一年级时期孩子的口算和跳绳不是很好,都是他妈妈手把手地教他如何地做口算,并练习他的口算。当他口算有很大的提高后,他回家都很兴奋地跟妈妈报告他的胜利。跳绳也是他妈妈按照网上的方法先让其学会摇绳子,慢慢地练习,慢慢地加速,最后居然可跳到了班级第一。在孩子教育的细节上我爱人做的比我到位,而且可实施性,可操作性都比较好,这点也是让我比较佩服的。
祖辈支持是家庭最好的生活保障
我妈妈是从孩子出生到现在一手把孩子带大的。她是比较辛苦的,尤其是在孩子学走路的时候。现在她每天早上六点半左右起床做早饭,在7点10分左右做好早餐,叫我们起来吃饭,匆匆吃了早饭后,7点四十分左右出门送孩子上学了。不管风吹日晒雨淋,总是按时按点接送孩子上下学。父母这代人主要管理着家庭中的后勤保障,像我小时候一样,继续发挥着余热。
家长成长是一辈子的事
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我才发现后面的路慢慢长兮,其修远兮。这是我之前没有预见到的问题。二十多岁的时候只以为孩子生完就好了,没想到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开始。所以大家谁都没有什么经验(家里二胎的除外),大家都是在学习,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不管对错,其根本还是跟家里的家风有很大的关系。像我们夫妻两个就是比较爱看书,家里的书很多,孩子就比较喜欢看书。不管到多大的岁数,大家都是要学习并成长的。所以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地去改进与孩子的沟通和教育等方面的方式和方法,没有谁一开始就是一个天才,一个全才。只有不断地总结,并在过程中改进,才能让我们更进一步地接近我们想要的目标。
我们相信我们的小麦苗一定可以按照我们的设计思路,茁壮成长,长成一个他自己心目中的,我们大家心目中的,社会可接受的麦麦。并将我们的血脉,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文化延续下去。
——208班吴俊逸家长
小编的话: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像一颗小麦苗一样,茁壮的成长。用心呵护,用爱陪伴,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家长就是好家长。
【有奖征集100个育儿故事】
【稿件发送】
不管您是哪个年级小麦苗的家长,赶快拿起笔,写下您的育儿故事。可以写:亲子沟通、夫妻协作、祖辈合作、家长成长。标题:宋体小三(并注明属于哪个类别);正文:宋体小四,文末署名:xx班家长(并附一张家庭合照)。字数在800-1000字为宜,文件名:xx班xx家长,稿件发送至1014722192@qq.com.
杭州卖鱼桥小学全纳教育中心
2020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