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
来自专业教师的教育笔记
“学习故事”是柠檬猫益智课程评价体系内的重要成员。我们希望借此专栏,与大家分享柠檬猫研发团队成员撰写的基于儿童真实游戏行为的学习故事,并希望将它作为起点,将学习故事的接力棒传下去,与全国各地的幼儿园教师共同探讨、分享儿童游戏行为中的学习故事,分享儿童作为自信、有能力的学习者,在游戏过程中的成长轨迹。
让我们携手,真正理解学习故事,无论是站在风口,还是风潮已过之时,关于与儿童共同成长的故事,一直有写下去的动力,与满满激情。
让我们携手,让学习故事通过益智游戏,在中国本土落地生根,让我们的教师们相信儿童的同时更加相信自己,通过真实的观察,写出精彩的学习故事,真正助力儿童阶梯式的发展!
观察对象:大班 笑笑
观察缘由:亭台楼阁游戏至今已经在大班投放了一个月的时间,男孩笑笑还没有主动来玩这个游戏。但每次同伴交流分享时,笑笑总是积极参与讨论,关于四积木、五积木的搭建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因此,我很好奇笑笑到底在游戏中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今天,我主动邀请笑笑来玩这个游戏,他也很乐意地接受了,我将他第一次完整游戏的过程记录了下来。
投放材料及玩法:此次为笑笑投放了亭台楼阁较高等级的等级四玩法,即运用五块彩色积木和辅助正方体小积木进行任务搭建,并且要完成一张卡片四个方向的图示搭建,每完成一个方向的任务,都要尽量少地使用辅助积木做支撑,并记录使用的辅助积木数 。完成四个方向的任务搭建后,儿童计算运用辅助积木的总数。
观察要点:
1.空间思维,重点观察儿童将平面的任务卡图片转化为真实物体时,思维的转化准确性,包括长方体积木在现实中的位置摆放关系,辅助积木使用的数量等。
2.支撑平衡,重点观察儿童运用多种方式根据任务卡建构长方体积木,并使其保持平衡。例如:儿童使用辅助积木支撑长方体时摆放的位置是什么?儿童一共使用多少块辅助积木?
3.反思调整,重点观察儿童在摆放结束后,观察自己建构的积木,推测反思哪些积木是多余的可以被拿走,并进行调整和验证,以及游戏中,是否有经验的迁移。
教师支持要点:
【游戏中】
1.引导儿童在建构前先观察任务卡,了解五块积木的相对位置,思考辅助积木需要放置在哪个位置,进行游戏前的预判和推测。
2.提醒儿童在建构中对照任务卡进行调整,并在建构完成后思考:是否可以去掉一些辅助积木?四次游戏中,哪一种摆放方式所用的辅助积木最少?哪种最多?
3.拿取和摆放积木时需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倒塌。
【游戏后】
1.可以一同分享和讨论游戏作品,反思这样的作品中哪些辅助积木可以被去除?
2.鼓励两位儿童竞争,比一比谁的辅助积木用得少。
3.在一日活动中,提供更多关于平衡、空间的游戏,例如天平、大象平衡板等,帮助儿童更快地更全面地建立相关的认知经验和思维能力。
发生了什么
笑笑在自由活动时选择了玩亭台楼阁游戏。虽然通过几次游戏交流分享,他已经熟悉了游戏的规则,但实际操作还是第一次。
游戏开始,笑笑自信地选择了一张任务卡,根据掷骰颜色摆放好了初始的方向,进行挑战。他快速地把红色和蓝色积木交叠放好后,用一块辅助积木压在蓝色积木上方,想要控制它平衡,试了一下发现不行。于是,他改用四块辅助积木放成2*2的长方体,放在红色积木上,在一旁放上蓝色积木和一个辅助积木块,一手按住保持平衡另一手将绿色积木放在所有积木的上方,缓缓松开手,成功地让三根积木平稳地放好了!
接着,他看了一会儿任务卡,思考了一会儿,然后一边按住绿色积木,一边在蓝色积木上放上了三块辅助积木和一块黄色积木。由于不稳,他必须一直保持这个姿势,无法去拿最后一块环形积木。他向我求助,想让我帮他放一下,我没有马上答应,引导他好好思考如何独立完成任务。没有了老师的帮助,笑笑“举步维艰”地试着让黄色积木先向里移动,以保持平衡,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蓝色、黄色积木一侧倒塌。
图 笑笑只能保持这个姿势,无法再加上环形积木
尝试错误后,我提醒笑笑可以试试先支撑、后去除的办法。笑笑听后很快改变了建构的方法:先用两块辅助积木支撑了蓝色积木,然后再根据刚才摆放的方法建构,很快就完成了!我进一步问:“看看哪些辅助积木可以去掉?”他很快去掉了一块黄色积木下方的辅助积木,然后说:“没有了。”我继续追问:“确定吗?”他看了看,试探着又去掉了绿色积木和蓝色积木下方的两块积木。最终他用了7块辅助积木完成了这一方向的图示搭建,并开心地记录了数量。
图 在老师的追问下,笑笑勇敢地去掉了更多辅助积木!
笑笑马上又进入了任务卡第二个方向的摆放。他快速地将黄色积木叠在绿色积木上,搭完后感叹道:“太高了吧!”接着,他三个三个辅助积木拿取,堆叠成两列,并把两列分开,在空开的位置上,他放了一块小的辅助积木。他对我解释道:“这格我只是暂时放在这里搞一下宽度。”他确认好两列积木的距离后,把这块辅助积木推走,然后架上蓝色环形积木。
图 笑笑创新地运用积木进行测量
接着,他用同样的方法测试了另一侧积木的摆放位置,确保距离的精准。他先放了外侧红色积木,然后小心地放了里侧的蓝色积木。他看了看积木,很肯定地说:“这里没有能去掉的。”
笑笑接着目测了左侧两列的六个积木,然后接着数,最后得出用了12块辅助积木。他和对面的卓卓交流,很得意地说:“我12块,你又输了!”然后问老师:“数字会越来越大吗?”我回答:“数字要越小越好哦。”并引导他继续思考哪里的积木可以减少而不影响平衡。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对面同伴卓卓的提醒下和笑笑自己的探索下,他把环形积木的“两只脚”变为了“金鸡独立”,又减少了三块辅助积木。
笑笑继续挑战任务卡的第三个方向摆放,只见他将环形积木放好后,在最远端放上了三块辅助积木,架起了黄色积木。然后在另一侧叠了三块辅助积木,撑起了绿色积木。
用同样的两端支撑的方法,他把蓝色积木和红色积木也建构完成。这次建构一共只用了2分钟。他迫不及待地开始数用了多少积木。见笑笑已经熟练运用了单脚支撑的方式,我想引导他继续“跳一跳”,便问道:“仔细观察,还能去掉吗?”他看了一会儿说:“去不掉吧。”我有意地指了指绿色积木下方的辅助积木问:“这些还能去掉吗?”他表示有些怀疑又有些想尝试,我说:“我帮你扶住,你来试一试好吗?”他尝试拿走了一块辅助积木,发现建筑没有倒,于是把剩下的辅助积木都拿走了!开心之余,我继续追问:“想一想,为什么这里可以去掉呢?”他说:“因为这里压住它了,这里实在是太重了。”并愉快地把7块积木的结果记录了下来。
任务卡的第四个方向也是最后一个方向的挑战中,笑笑发现任务卡转了一圈后,图示之间似乎有些关联。他边转边说:“刚刚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我问:“你觉得这一次会用多少积木?”他看着任务卡,思考了一会儿说:“差不多吧?我也不知道会用多少,我要摆摆看!”
他用了和第二轮差不多的方式进行建构,但将第二轮老师引导他使用的中间支撑的方式快速地运用到了这一次的游戏。在摆放环形积木时,他果断地用三个辅助积木堆叠在一起摆放在中间支撑环形积木。完成后,他说:“好了,还有一半了。”接着,他将蓝色积木和红色积木竖起,过程中,先数了数卡片上红色积木下方的空格数量,然后快速摆放了相应积木数,并记录了总数。
四个方向的任务摆放并记录好后,笑笑认真地盯了自己的记录纸良久。我问:“数数四次一共用了多少块辅助积木呢?”他拿起记录纸,贴近自己,认真算了一会儿说:“28+7”我问:“哪里来的28呢?”他说:“12+9=21,21+7=28”然后他又思考了一会儿,说:“8+7等于……等于15。28+7等于……35!总共35!”我和他击掌表示完成!
图 笑笑认真盯了记录纸良久,最终借助自己的记录算出了积木总数!
学习了什么
笑笑能快速将任务卡和实际物体的位置进行关联,整个游戏过程中,只有当任务卡中空白区域多于四格时,他才出现用点数的方式确认距离的情况。尤其是第二次游戏时,他为了追求位置的准确性,还提出运用辅助积木来测量空开的距离,保证实际操作摆放的位置和任务卡上的一致。可见,笑笑能很好地将平面图示立体化,且转换非常快速,思维流畅性强。
第一次游戏中,笑笑试图运用上方积木压住下方积木来保持平衡,但由于建构过程一个人无法完成而失败了。由此,他的支撑模式改为两端支撑的方法。第二次游戏中,我提出两侧支撑是否能转变为中心点支撑,他在亲自尝试后表示认同,并在第四次游戏中运用了这个新经验。第三次游戏中,我进一步引导他尝试破除两端支撑,乐乐在尝试后,能根据经验推断原因,说明他有能力根据已有经验进行合理推测。在整个游戏中,他关于的支撑认知得到了多次的更新和巩固,并且能够有效地运用于后面的游戏中,体现出他不断学习、同化的过程。
游戏中,乐乐表现出较强的计数能力,能目测一堆6以内的物体,并且用接着数的方法快速准确地得到辅助积木的数量。在最后计算总数的过程中,能看到他有进位计算的经验和方法,能心算完成个位数加两位数的数量计算。
如何进一步支持笑笑
【分享和交流】思维表达
虽然笑笑有较强的数学和物理思维的能力,但是在游戏中表述的准确性还有待增强,以更快让他人理解,达到更好交流的目的。接下来,可以借由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创造更多让他将自己思维方法转化成语言表述的机会,更好地帮助他梳理、提炼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引入准确的数或物理概念。
【游戏形式】增加竞争和对战性
随着笑笑游戏的深入,发现他多次关注、提及对面进行平行游戏的同伴卓卓的情况。接下来,可以引导他和同伴进行竞争游戏,例如比比看,搭建同一个任务,谁更快,或者谁运用的辅助积木数更少。通过竞争游戏的方式,鼓励乐乐与不同的对手多次挑战,积累游戏经验,让他能在多样的游戏环境中巩固支撑平衡的经验,也提升着勇于挑战、不畏挫折的学习品质。
往期回顾
-坚持实践中的游戏精益研发-
学习故事 | 如何用十二生肖·智慧拼图支持不同儿童的数学经验发展Ⅱ
学习故事 | 如何用十二生肖·智慧拼图支持不同儿童的数学经验发展Ⅰ
学习故事 | 如何用奇乐海岛游戏支持不同儿童的数学经验发展 Ⅱ
学习故事 | 如何用奇乐海岛游戏支持不同儿童的数学经验发展 I
【开学认真季】如何运用一款数学棋支持三种儿童的发展·数概念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