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
来自专业教师的教育笔记
“学习故事”是柠檬猫益智课程评价体系内的重要成员。我们希望借此专栏,与大家分享柠檬猫研发团队成员撰写的基于儿童真实游戏行为的学习故事,并希望将它作为起点,将学习故事的接力棒传下去,与全国各地的幼儿园教师共同探讨、分享儿童游戏行为中的学习故事,分享儿童作为自信、有能力的学习者,在游戏过程中的成长轨迹。
让我们携手,真正理解学习故事,无论是站在风口,还是风潮已过之时,关于与儿童共同成长的故事,一直有写下去的动力,与满满激情。
让我们携手,让学习故事通过益智游戏,在中国本土落地生根,让我们的教师们相信儿童的同时更加相信自己,通过真实的观察,写出精彩的学习故事,真正助力儿童阶梯式的发展!
观察对象:中班 齐齐、小牛
观察缘由:奇乐海岛的游戏中,儿童能自主建构形态各异的海岛,奇趣的海洋景观与岛屿情景非常吸引他们的眼球,不少儿童都对这个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奇乐海岛虽然入门规则简单,但是在逐级挑战过程中对儿童的空间感知、想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构过程中儿童也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我期望通过观察,可以了解不同儿童在游戏中数学经验的发展,规则的理解以及不同玩法下同伴之间的互动情况。
投放材料及玩法:奇乐海岛游戏由九个蜂窝盘和一袋海岛及海洋棋子两类材料组成。本次观察中有两位儿童一起游戏,合作完成所有海岛的建构。两位儿童自主拼搭蜂窝盘,然后轮流摸取袋子中的棋子,将它放置在蜂窝盘中的任意位置,放置时需要注意陆地和海洋不能相接。完成后可检查调整,最后数一数一共成功拼搭了几个海岛。
观察要点:
1.空间规划,重点观察儿童摆放棋子的位置是否利于建造海岛。例如:儿童如何摆放海洋棋子?儿童是否会预留适宜的陆地棋子的位置便于后期形成完整的海岛?
2.图形组合,重点观察儿童构建海岛时陆地棋子相连的方式。例如:儿童是否有意识地连接形成较大的海岛?遇到不同连接面的棋子时如何选择放置的位置?
3.灵活计数,重点观察儿童完成游戏后点数计数的能力,在不规则的空间布局中,如何完成精准计数?
教师支持要点:
【游戏中】
1.引导儿童关注棋局的整体,积极思考,观察陆地和海洋棋子摆放的位置。
2.提醒儿童注意陆地和海洋不能相连,关注棋子上的各个连接面与周围连接面的关系,尝试通过旋转、移动等多种方式建构海岛。
3.计数时可引导儿童有序地计数,例如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或是提供物品帮助计数。
【游戏后】
1.可以一同分享和讨论游戏策略,海洋棋子放在哪里、如何放更合适?
2.可以提升难度,鼓励儿童挑战建构更大的岛屿。
3.在一日活动中,提供更多无序排列物品点数的机会,积累多种计数方式。
发生了什么
自从奇乐海岛棋投放在班级区角后,便成了齐齐每天自由活动的必玩项目。今天他拉着好朋友小牛一起来玩。小牛才玩过一两次,基本知道游戏规则,但不如齐齐那么熟练。两个人就这样一起,有商有量地玩开了。
第一局游戏,两个人选择一起合作建构海岛。他们把蜂窝盘拼好后,轮流摸棋子。齐齐很快就在中间建构好了第一个海岛。小牛则不断抽到海洋棋子,他把海洋棋子延边放在了棋盘的最外围。不一会儿,小牛终于抽到了一个陆地棋子,但他并没有关注到棋盘上已有的未完成的岛屿,而是选择把这个陆地棋子也放在了棋盘的最外围。比较有趣的是,每一次小牛抽到了棋子时,都会仔细看一眼,然后说出棋子上的内容,比如:“我抽到了一个直升飞机!”
图1 齐齐拼成了第一个岛,小牛把海洋棋子聚集在一侧
齐齐不断建构,完成了3个岛屿,小牛则不断拓宽海域。两分钟后,齐齐抽到一个一面陆地的岛屿棋,他花了一些时间在寻找合适的摆放位置。小牛提议:“就放在这儿不行吗?”他把棋子放到了边上还缺两侧陆地的一个岛屿旁。(图2)齐齐说:“这里还有一边,这里还有一边。”然后他把这个棋子放到了空余的地方。小牛这时也开始尝试把陆地棋子和已有的岛屿组合,完成一个两格小岛的建构。
图2 小牛提出质疑
齐齐摸到了一个海洋棋子,他填在了棋盘中岛屿和岛屿间,小牛拿起他放下的棋子,想要放到一侧都是海洋的地方。齐齐又把这个海洋棋子拿起来放回了原位说:“你不能全都是海洋呀,不能放在一个地方。”
图3 齐齐尝试放置海洋棋子
齐齐连续抽到一个三面陆地和一个两面陆地的棋子,他把下方的岛屿越建越大。他非常高兴:“这里还差两个边,哇!好大的岛。”他很想把这个海岛建好,每次摸到陆地都先试着放到这里。最终,他把一个两侧是陆地的棋子连接在了旁边,并且自信满满。我提醒他关注一下,这里是否连接正确。他发现了一侧虽然连接正确,但另一侧和海洋相接了,于是他把这个棋子挪到了空白处,开辟了一个新岛屿。
图4 棋子出现海陆相接
小牛也拿到了一个两面陆地的棋子,他放在了一个一侧陆地岛屿的旁边,另一侧连接了海洋。我提醒小牛关注他这个棋子是否摆放正确。小牛拿起了旁边的棋子准备调整。我提醒他调整刚才摆放的棋子,可以转一转方向。但是小牛似乎没有理解,齐齐帮他旋转后,摆放正确。
两分钟后,齐齐那个大岛屿依旧没有完成,他们摸到了一个隔开两面陆地的棋子,齐齐旋转后依旧不能放入这个空格(因为旁边都是海洋),小牛来向我求助:“我们放不进去了。”我说:“你们先把这个棋子放在其他合适的地方,再摸摸看能不能找到一条边的棋子呢?”随后,齐齐终于摸到了一边陆地的棋子,终于完成了这个大岛屿的搭建。
当棋盘被越放越满时,两位儿童的放棋子速度越来越慢了,其中一个岛屿还缺一个角,齐齐抽到了一个隔开的两块陆地的棋子,他不确定是否能放在棋盘的一处空地,因为另一侧的陆地会被放在边缘,没有东西可以连接。我认同他的摆放方式,再一次和他们明确游戏规则:“只要海洋和海洋连接、陆地和陆地连接就是正确的摆放。”
游戏结束后,齐齐开始点数海岛数量。第一次随机点数失败,点到一半时他被别人干扰,也有些记不清哪些点数了,哪些还没有。第二次点数我鼓励他可以从上往下点数。他尝试了,当点数到8个岛时,他有些迟疑接下去该点哪一个。小牛帮忙加入了唱数的行列,两个人一起完成了点数。最后他们发现一共完成了14个岛,并且没有多余的棋子,他们高兴地说:“再来一轮吧!”
图5 最后完成的岛屿
学习了什么
虽然奇乐海岛的入门规则较为简单,适合初步接触规则游戏的中班儿童,但在游戏过程中,对于不熟悉游戏玩法的儿童还需要不断重复和提示游戏规则。随着游戏的行进,两位儿童都呈现出对游戏规则深入理解的过程。小牛从一开始不知道如何摆放陆地棋子,到游戏后期不断思考、试错,巩固海洋和陆地不能相连的游戏规则。齐齐在游戏最后,对陆地是否能放在棋盘边缘提出自己的困惑,这也是对游戏规则细节的进一步认识。
整个游戏中,比较突出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点是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放置陆地和海洋棋子的过程中,儿童需要思考:1.构想闭合图形的缺失部分,何种棋子可以完成这个岛屿。2.随着棋子的增多,从关注个体到关注整体。3.海洋棋子和新开岛屿的放置需要避免影响已有岛屿。
游戏中,小牛对于闭合岛屿的建构主要停留在最基础的两个一面陆地岛屿的建构,当遇到两面陆地棋子时,他容易出现只顾及一侧未顾及另一侧的情况。在摆放海洋棋子时,他会将海洋棋子摆在棋盘边缘的一个角落,将它们堆积在一起。并未思考海洋摆放和岛屿摆放之间的联系。
齐齐能较为快速地摆放两侧甚至三侧连续陆地的棋子,能建构较大的岛屿,建构时的出错率较低。在建构过程中,他会说:“这里还要两条边的。”说明他能预想何种棋子可以帮助完成这个岛屿。但随着岛屿的增多,他放置新岛时并未思考相邻岛屿的关系,容易呈现出中间需要放置一个较为少见的棋子才能完成岛屿建设,加大了岛屿建设的难度。同时,不相邻的陆地棋子对他而言依旧存在一定的难度,他需要不断尝试,才能发现是否适合。两位儿童还较为缺乏对棋局的整体把握,到后半段出错的概率大大上升,并出现了求助行为。
游戏结束后的点数也对他们有一定的挑战,在老师的提醒下,齐齐尝试从某个方向开始点数,但由于岛屿的排列并不整齐,点数到一半时依旧会出现数不清楚的情况。两个儿童最后相互帮助,完成了点数。但我也在思考,如果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如何帮助儿童验证?可能提供一些辅助材料,例如雪花片、小旗子等,更有助于儿童点数和验证。
齐齐和小牛在游戏中有较多次的交流,一开始两个人还是呈现独自游戏的状态,随着游戏的推进,齐齐和小牛都开始关注同伴的落子情况,并且提出自己的建议。齐齐多次帮助小牛摆放棋子,也在不断提醒小牛验证自己的摆放情况。这样的过程,既能让小牛快速提升自己的认知,也能让齐齐提升对整体棋局的把控。对于中班下学期的儿童而言,之后可以让他们再尝试相互竞争的游戏模式,这样对他们自身的经验提升会更有帮助。
如何进一步支持他们
【分享和交流】分享游戏经验
可以让齐齐和更多的小朋友分享游戏的规则以及建构经验。提供一些岛屿建构的范例,让齐齐尝试说明选择何种棋子可以快速完成岛屿建构,分享游戏经验。
【日常培养】点数方式
在其他环节中,提供齐齐点数的机会。例如点名环节,点数签到板上不规则放置头像的数量。或是在个别化活动、集体活动中,提供点数机会,引导儿童思考点数方式,提升点数经验。
【增加思考时间】帮助儿童自我验证
鼓励小牛在游戏中增加思考时间,多关注自己的落子是否符合游戏规则。也可以提供一些图示帮助小牛验证。
【个别操作】增加游戏经验
可以提供一些残局,让小牛试着寻找合适的棋子放入,加深他对图形建构的理解。同时,也鼓励小牛尝试独自建构或是和他人竞争游戏,让他有充分独立思考的机会。
游戏实录
往期回顾
-坚持实践中的游戏精益研发-
【开学认真季】如何运用一款数学棋支持三种儿童的发展·数概念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