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为保护隐私,文中名字是化名,一些细节也进行过模糊处理。
正文:
两周前的周末,我和朋友见面,还没聊上两句,手机就响了起来。
我一看,是大姜打来的。
心里不由默叹一口气:肯定是和二姜吵架了,找我断案的。
果不其然,一接起电话,就听到大姜义愤填膺的声音:妈妈,妈妈!二姜又拿弓箭射我!
我还没来得及反应,电话背景里又传来二姜的嘶喊:那是因为大姜一直言语挑衅,严重侮辱了我的尊严!
我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这种大同小异的架,为什么他俩能乐此不疲,一天吵上十几次?
你俩可能没吵够,但本判官已经断够了案……
完全不想听他俩吵架的细节,我铁口直断,直接两边各打八十大板:今天你俩的屏幕时间,都减去10分钟!
俩人同时开始哀嚎。
大姜:啊,不要啊!妈妈为什么?
二姜:都怪你!告状精!
大姜:你才是罪魁祸首!暴力分子!
我叹了口气:再吵下去,一人再减5分钟。不过……如果从现在到晚上,你俩能一直和平相处,刚才减掉的十分钟还能加回来!
俩人立刻不斗嘴了。
妈妈,我们一定能做到!
妈妈,我们再不吵架了!
挂掉电话,我朝朋友道歉:抱歉啊,家里几个混世魔王又在吵架。
谁知朋友却一脸羡慕:你家老大也14岁了吧?还跟你这么无话不说?
我回想了一下:“无话不说”,倒也不至于,不过他比较晚熟,精神上一直挺依赖我和姜爸。
朋友叹了口气,幽幽说道:我已经
大半年没进过我女儿的房间了……然后,就给我讲了她和女儿的故事。
因为这一点,她对女儿索菲一直怀有愧疚之心。
大部分普通德国妈妈,对孩子包容度已经非常高了……
到她这里,可以说是
100%无条件支持。
一年多前,13岁的索菲不知从哪染上了大麻。
朋友劝了几次,但索菲已经明显进入叛逆期,一说就烦,一烦就谁也不理……
于是朋友也不敢劝了……
思来想去,最后做了个震碎我三观的决定:她自己去买大麻,让索菲在家里规律吸食!!!
朋友说:我想着反正大麻就要合法了,危害应该也不是很大……
!!!
德国现在合法化大麻,已经很炸裂了……
更炸裂的是:为什么会有家长在自己家里,“合法化”未成年吸食大麻这件事?
朋友说:我更担心索菲为了获得大麻,会去一些危险的地方、做一些危险的事儿……
好吧,也有一定道理。
但是……就没其他选项了吗?
为什么不能硬下心来,强迫苏菲戒掉大麻?
青春期是挺难熬的,但也不能拿来当武器要挟父母、糟蹋自己吧?
这种时候,就可以看出我骨子里还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妈妈,听完整个故事,我只想问朋友:
为什么要一味去理解、包容她犯错的不得已?
为什么还要想方设法帮她,让她犯错犯得更顺利、更没有心理压力?
为什么就不能指出她的错误?
当然,这些话我一句都没说出口。
德国社交环境下,心里再震惊,三观再不同,也要尊重他人的选择,不能把自己的三观强加给别人……
然而几个月前,索菲学校组织的某次游学旅行中,爆出了一个震惊全校师生的“贩毒事件”。
某天晚上,老师心血来潮去查房,居然抓到几个学生在酒店房间贩毒、吸毒,而索菲,就是被捉了现行的“买家”之一。
贩毒的学生被退学,索菲等买家被请了家长。
朋友这才崩溃地发现:索菲毒瘾升级,已经染上了比大麻更上瘾的毒品。
更崩溃的是,索菲回到家后,开始“破罐子破摔”。
一副:“是的,我就是吸毒了,所以你们做父母的该好好检讨自己,到底都做错了什么”的态度,不让朋友进房间,对朋友爱答不理,学习也搞得一塌糊涂……
到最后,朋友自我宽慰道:我高中也吸过几次大麻,现在不也好好的?可能长大就好了……
回来后,我想来想去,还是不放心,找大姜、二姜交代道:可千万别去尝试任何的轻型毒品哈。
大姜:妈妈,你放心吧,烟我都不会尝试的。
二姜:我也是,妈妈,我们不想毁掉自己的一生。
我:唉,为什么明明索菲做了错事,她的妈妈都不敢去管她呢?
大姜想了想,说:因为德国乃至整个西欧社会,都太“尊重个性化”。妈妈,你听说过“雪花一代”(snow flake)吗?
我摇摇头。
大姜:就像每片雪花都有独一无二的图案一样。我们这一代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举世无双,并深深为自己的独特性自豪。这种文化如此深入人心,连家里的父母都不敢去打破孩子的“个性化”,所以即使孩子犯了错,父母也不会开口去纠正,而是选择去尊重她的选择、尊重她和别人的不同。
我:唉,太专制当然不好,但这种完全没限制的“尊重”和“宽容”,也太极端了……
大姜:对呀!
我:你们有错误的时候,希望妈妈给你指出来?还是“尊重”你的选择?
大姜:嗯……我的话,还是希望能帮我指出来的。
二姜:但是妈妈,你发现我们做错了什么,不要一下子就生气、发火,也不要特别严厉的惩罚,给我们指出错误时,语气也温柔一点,好不好?我们会改的。
我:一言为定。
二姜就说:妈妈,想想我只是作业没写,而不是各种叛逆吸毒,是不是已经是个很棒的孩子?
看看这年头的老母亲,要求都低到什么程度了……
6、7岁的孩子,意识到自己拿到了自主决定权,你还能指望什么呢?
肯定是为自己争取更多糖果呀!
写在后面的话:
虽然和美国相比,毒品在德国没有那么泛滥,但在柏林的一些地区,还是很容易买到的。
柏林东南某个大型公园,因为贩毒行为太猖獗,警察无力监管,一到晚上,就成了禁区,普通人完全不建议靠近。
话说大麻马上要在德国合法化了,所以在德国,一个年轻人要不要尝试“吸毒”,真的是全凭自觉和家教……
听完这个德国中产家庭“温和教育”的失败例子,我惊了……
德国体系 倾国富养孩子丨小学逻辑思维丨奇葩德国规定丨德国娃做什么
情商教育 内心强大的孩子丨犹太人的聊天教育丨讨好型儿童
自我成长 为了你变得更好丨出国后十项全能
奇葩德国人 德国人的厨房丨德国人和自行车
乡村轶事 爷爷奶奶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