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很多人,也有很多家长问我两个问题:一个就是你觉得什么是好的教育?另外伴随而来的就是怎么样才能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问得多了,我真的在想人生真的有起跑线吗?如果有起跑线的话,它在哪里?什么样的教育可以影响到孩子,给孩子正面、积极、向上的一生?
我想,今天送三个词给大家:好奇、勇敢、责任。要让孩子永远好奇,好奇是探索的发动机,是学习的内驱力。要培养孩子勇敢,要有点冒险精神。人一生会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多得是,不要躲、不要怕。我们也不是每件事都能干成,但是不要轻易说放弃。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赋予他一些责任,让他们上学和放学自己背书包,这不会影响他们长个子。所以,我们让孩子小时候把自己的事能做好,长大他才有可能担得起更大的责任。
所以,我们培养孩子立德要从这些日常的点滴做起。我想如果在这样的跑道,从这样的起跑线出发,无论他跑到哪里都是有价值的。但是我觉得这还不够,我们重庆市人民小学是1945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办在太行山麓,后来跟随刘邓大军一路南下迁建到了重庆,我们血液里最宝贵的就是红色基因。70多年来,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我们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在校园里,只要奏国歌、升国旗,老师和孩子们无论在哪个角落、手里在干着什么事,他们都会起立、敬礼、行礼。我们充分利用重庆本地的红色资源,加强思政课建设,把思政课从教师的书本中上到孩子的心窝窝,立德就要从小抓起,要培根铸魂。
大家都很关心教育,教育的日常实践其实都是非常细小、琐碎和平凡的,但是教育要为国家、为民族、为将来计深远。所以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光荣的党代表,我觉得我有这个义务和责任,要赶紧把二十大的精神带回去,把党中央和总书记对我们教育的期许带到老师和孩子们身边去。我们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履行好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我们一起加油,再上新征程、再有新作为,为实现我们教育人的最大的人生价值继续努力。
我叫刘秀祥,是来自贵州省的一名乡村教师,也是2008年“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主人公。2012年大学毕业后,我选择回到家乡当一名乡村教师,帮助大山里更多的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我在大学期间曾经资助的三个弟弟妹妹其中的一个妹妹从老家打来电话,她告诉我“不读书了”,无论我怎样劝说都没有用。作为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我而言,深切地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而当时我的家乡望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有许多百姓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不愿意送孩子去接受更高的教育。所以那个时候我决定一定要回到家乡去从事教育,想结合自身的经历去引导孩子们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我在想,只要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觉得就足够了。
十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乡村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家乡的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我们全县最漂亮的建筑和最好的环境应该就是学校。2012年,我们全县只有70人考上大学,但是2022年,我们有1300多人考上大学,每个村至少有一名大学生。望谟县教育的发展其实也是贵州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教育彻底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让大山里的孩子有了更好的出路和更多的选择。我非常地高兴,因为这些年我们培养的很多孩子大学毕业后又重回到大山。我们一起建设和发展大山,“助学走乡村”从最初的一个人变成了一群人。
关于未来的设想,现场聆听了总书记作的报告,让我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我将继续扎根乡村教育。我现在的梦想是,希望大山里的孩子们都有更好的未来,希望在大山深处也可以打造教育的高地。我更希望媒体朋友们和社会各界对山区的教育和山区的孩子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更多的关注。回去后,我也会第一时间把这次大会的精神向老师和学生们进行宣传学习,在工作当中也会贯彻落实好大会的精神。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电视台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