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教育,就不能不谈父母。父母对孩子的生养之育,对孩子的启蒙乃至终生之“教”,在孩子的成长甚至是一生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每一次见到“别人家”孩子,细细追踪其背后,肯定会有一个也许“不优秀”但一定是全身心爱孩子的家长,唯恐其疾、唯恐其困、唯恐其忧。
区教体局在系统内微信工作平台上,向全区600多个班级寻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孩子”,并邀请这些优秀孩子的父母分享他们的育儿经,希望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您有所启发。
幼教篇
滁州市实验幼儿园创业分园大(1)班
庄卓尔家长:
我们一起长大
庄卓尔是一个善良,专注,富有规则意识的孩子,她随时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贴心可人,善于沟通,也有属于自己的主见。平时,我们喜欢运动、旅游,热爱生活,也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和孩子一起去享受美好,迎接挑战。
一、认真学习,共同成长
从孩子进入幼儿园起,我们选择克服困难、完全自己陪伴孩子成长。我们也是第一次成为孩子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也有很多困惑,于是,我们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积极学习育儿知识,并根据孩子自身成长特点,给于引导,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
二、以身作则,不享特权
生活中,我们自己坚持正直做事,友善待人,对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从不懈怠,从各个方面给孩子做一面镜子。比如,对于要求孩子做事不拖沓,完成工作要及时完整等,我们自己也会坚持统一标准,不能享受“大人特权”。 同时,会对她存在的一些“错误”和“问题”,及时与她沟通,及时纠正,做到是非分明。
三、建立规则,准备充分
与孩子一起制作游戏、生活、运动计划书,中间有意见分歧的,充分采纳孩子的想法,做到计划合理,易于执行。在制作的过程中听取孩子意见、相互协商、及时沟通,计划确定之后便是规则。我们认为这个过程非常重要,一方面能够使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另一个重要方面,孩子能建立足够的信心,同时也让孩子认识到,对于属于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和行为,都需要努力且有条不紊的去完成。
四、家庭氛围,温馨和睦
作为父母的我们,在教育理念上紧密的保持一致,在日常生活中相互谦让,经常分享快乐的事情,并且在研究家庭一些决定时(哪怕很小),也会让女儿参与进来,让她提出自己的看法,给予鼓励,能够让她深刻的感受家庭的温暖,懂得生活的美好。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的最大愿望,我们也会尽最大的可能为她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希望庄卓尔能够继续大步朝前,茁壮成长。
小教篇
滁州二小周宇哲家长:
希望你一直努力
扬子路小学三(6)李子默家长:
父母不仅要把孩子养大
滁州三小三(2)班 陈君扬家长:
陪着你长大
滁州市工农小学何钊家长:
我的成就感就是别人夸我的孩子
我曾经笑着对朋友说:“我的成就感就是别人夸我的孩子。”是的,孩子是我们每一个父母一辈子的财富,孩子是父母理想一定程度上的承载者,父母们十分期待和盼望着孩子有美好的未来。父母可因为孩子快乐而快乐,可因为孩子烦恼而烦恼。孩子一生可能因父母而堕落,也可能因父母而进取。
那么,作为育儿的第一阵地家庭,该如何为孩子创建良好的环境,家长和孩子之间到底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下面就我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大家分享。
首先是父母要身先垂范,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用良好的家风影响孩子。
其次是为人之父母,千万不要往孩子的伤口上撒盐,更不能当着别人面说自己的孩子很笨。父母气急败坏地责骂孩子,会让孩子无地自容,妄自菲薄,不知所措。“你看看人家谁谁谁!”或许这是家长们最常说的一句话了,而这样的话恰恰是孩子最讨厌的一句话,这句话最容易让孩子失去自信心。
最后是严父慈母,这是先辈给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表述得罪简单而又最朴素的观点。恨铁不成钢,是可怜天下父母们的心灵的写照,但用拔苗助长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是不应该提倡的,那样更多的是伤害孩子,我们应改恨铁不成钢为炼铁成钢。作为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及时、适度、准确。当然父母也应该是孩子的益友。朋友的关系是平等而又友爱的,也是相互尊重的。平时,孩子们有时会给我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这个星期天,儿子说:“妈妈,该回老家了!为奶奶洗头发的时间到了!”我说“采纳!”当然,很多时候为了游戏的输赢,我们会唇枪舌战……,走进孩子的世界,其乐融融。
总之,教育孩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讲道理、教方法开始,自己从认知上不断提高,了解孩子,因材施教,发挥孩子自身的学习能动性;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和老师一起帮助孩子成长,向着共同的美好目标前进,向行家靠拢,向榜样看齐;在交流、总结、探索中不断提高,实现让我们孩子成才的共同理想!
滁州市琅琊路小学三(6)班金铭家长:
陪伴 兴趣 坚持
大家好!我是滁州市琅琊路小学三(6)班金铭的妈妈,孩子从呱呱坠地到现在将近10个年头了,这其中有辛苦和所谓的“鸡飞狗跳”,但更多的是欣慰和幸福的“母慈子孝”!在此和大家分享孩子成长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并一直为之而努力的三个关键词——陪伴、兴趣和坚持。
陪 伴
作为父母,陪孩子一起成长,应该是生命中最幸福的事情。对孩子来说,他们的茁壮成长更离不开家长的陪伴。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出游……父母的陪伴,就是生命中的阳光雨露,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情感和精神支持。
金铭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我和她爸爸就每天读故事书给她听。当她识字了,每天晚上我们陪她一起阅读、周末陪她一起去图书馆。现在的她可以说是卷不释手,阅读是睡前必须的环节,就是出门旅行,书籍也是必不可少的行李之一。阅读提高了金铭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语文学习很是轻松自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亲子阅读一直在路上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爸爸妈妈陪伴你
我们陪伴孩子享受成功,更要陪伴孩子面对失败和挫折。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会告诉她:“宝贝,别害怕!无论你遇到什么难事,妈妈都愿意帮助你,妈妈会一直陪在你身边!”父母的陪伴,让孩子知道他们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即使陷入低谷,依然有提灯前行的勇气。
兴 趣
孩子天生具有求知欲,他们对外界事物总保持着探索的欲望。每一朵花、每一片叶、每一只昆虫、甚至是一颗普通的小石子,他们都充满好奇。孩子的内心世界如此丰富多彩,对一切充满兴趣,我们一定要给孩子尝试的机会,保护他们的兴趣。
从金铭很小的时候,我就经常对金铭说“想做的事都可以试一试”。她很羡慕爸爸把苹果皮削成常常的一条,我们就教她如何安全使用水果刀,现在她不仅可以自己削水果还经常帮我们削水果;前年暑假她说想坐飞机,于是我就带她坐飞机去旅行,下了飞机她说“原来失重和耳鸣是这种感觉”;金铭很小的时候对背着壳的蜗牛很感兴趣,我们就和她一起在外婆家门前的菜地里捉了几只蜗牛养在一个盛了土的罐子里,金铭每天给它们换几片青菜叶吃、观察它们。在幼儿园的一次游戏中,她用橡皮泥捏出了惟妙惟肖的蜗牛一家,令老师和小朋友们赞叹不已……
实现滑雪愿望,培养运动兴趣
支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鼓励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使金铭在不知不觉中对很多事都有浓厚的兴趣。在努力学好文化课的同时,朗诵比赛、写字比赛、舞蹈演出、绘画参展、钢琴考级、旅游出行……她无一不兴致盎然、乐此不疲。
坚 持
不管做什么事情,难的是坚持。而孩子的自控力、自觉性还不是很好,所以我们要善于培养、保护、利用孩子们已有的兴趣,帮助他们善始善终地做事情。
金铭学滑轮的那年暑假天气特别热,当一个又一个小学员缺席,她也出现了动摇,我告诉她“想要学会就要坚持,否则就会半途而废,只要你坚持爸爸妈妈会一直陪着你”。结果金铭在最炎热的三伏天学会了滑轮。金铭7岁的时候去游黄山,她强烈要求登顶天都峰,在她给出一定会坚持到底的承诺后,我们同意了。陡峭艰险的鲫鱼背和天都绝顶无论从体力还是心理上来说,对金铭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途中几乎是手脚并用的爬,但最终她成功登上顶峰。后来她把这次登山的经历写成了作文,作文还被选登在校报上。
坚持的过程往往是枯燥的,这时候就需要由我们家长来带动孩子们去坚持。金铭在学钢琴两年后,由于学习难度提升和练琴的枯燥,她有了放弃的想法。这时候,我明确表明态度:妈妈会陪着你克服困难,但是不同意你放弃。在我的坚持下,金铭也坚持了下来,去年已经通过钢琴五级考试。
梅花香自苦寒来,艺术舞台展风采
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可能都需要孩子们的坚持,鼓励孩子们在一段时间内有目的的去坚持一件事情,久而久之这件事情就会融入他们的生活变为习惯,不需要刻意去提醒自然而然也会去做。所以,只要坚持,就肯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解放小学四(3)班 王海博家长:
让生命之花阳光绽放
—亲子共读《想赢的男孩》有感
在同学们的眼中,故事中的主人公辛可夫邋里邋遢,太早到校、咯咯傻笑,笑到老师无法上课;字迹潦草难看,像鬼画符,连老师都不认识;反应迟钝、老是写错答案;爱踢足球却总是会把足球踢进自己队的球门,在对手赢时,他也会跟着欢呼雀跃;他甚至有某些身体上的障碍,他几乎每天都会原因不明地跌个狗啃泥。他的头发惨不忍睹,就连他走路的样子也是惨不忍睹,甚至都没有人愿意跟他做朋友……
当音乐老师让大家挑选学哪一种乐器时,同学们发现这个傻蛋竟然八种乐器全都报了名。当他被老师分配去打大鼓。他们注意到每次他击鼓时,不是快了三拍就是慢了三拍,他们会缩起脖子转动他们的大小孩眼珠,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气呼呼地板着脸看向老师,似乎是说:想想办法吧。老师的确采取了行动,让辛可夫去吹横笛,那是最不惧杀伤力的乐器。但他仍然会不时打乱节奏,在竖笛和小提琴之间漫游着。之后的合唱团与管弦乐队的演唱会上,几乎每一个观众都竖着一只耳朵,等着听辛可夫的横笛跑调。
最糟糕透顶又引人注目的是六月户外运动日所发生的事情,比如逆向蹬行比赛,,一种蹬坐着逆向前行——或被其他小孩称为“醉蟹” 的比赛,辛可夫跑第二棒,一下子被其他七队甩在后面。但是尤兰达和贺宾是最后两棒,他们惊险地以丝毫之差,带领辛可夫所在的紫队获得令人振奋的胜利。但是在单脚跳这个比赛项目中,即使是贺宾如此令人不可思议的一棒,也不足以弥补辛可夫落后的距离。只见辛可夫歪歪倒倒、跌跌撞撞的窘态惹得一旁的观众捧腹大笑。然而在进行最后的一项比赛项目时,辛可夫所在的紫队的总积分是四年级所有队伍中最高的。他们只要最后一项比赛不跑最后一名,就能赢得总冠军。事情的结局正如大家担心的那样,最终,辛可夫跑了最后一名,紫队痛失冠军。迎接辛可夫的就是阵阵的痛骂声,“你是个废物,没用的废物”……于是“废物”成立辛可夫的代名词。
故事读到这里,大家可能认为辛可夫是个一无是处的家伙,然而,他不是!因为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造物主所赐予的独一无二的、闪闪发光的并大有用处的珍宝。阳光便是辛可夫的最大特点和闪耀之处。
他是个名副其实的阳光男孩。他亲口说过他爱他的老师;他爱上学,每天很早很早就到校;他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当高年级男孩抢了他的爸爸在动物园为他买的最心爱的长颈鹿帽子并大声宣布“这是我的帽子”时,他难过片刻后,想到了那可能真是男孩的帽子,马上他又不难过了,因为他看得出来,这高大的男孩找回自己的帽子后有多高兴。
他爱结识新朋友、珍惜友谊并愿意为朋友付出一切。当他的新邻居因为搬家正在跟妈妈闹情绪时,辛可夫想尽一切办法好让新邻居开心起来,并亲手做了一个大大的什锦饼干送到新邻居的家。当他自己认为宾恩就是他最好的朋友后,他尽其所能地跟他的好朋友分享一切:像是牛皮纸袋里的午餐,口袋里的零用钱,手里的糖果,还有能让自己咯咯笑的笑话。
它具有超乎常人想象的宽宏大量。亲子工作日那天,他要体验他的邮递员爸爸的工作,邮票和信件是辛可夫自己写画的。大多数家庭都是欣然接受了这样的儿童体验信件。然而有个小女孩却一边嘲笑着“这才不是什么信”,一边把信件撕成碎片……辛可夫明白了爸爸的工作难处可不仅仅是要面对雨雪天,还会有其他方面。此刻他想起来了:要保持亲切友善。他给了这小孩一个最棒的微笑,并说:“再见”。然后继续后面的工作。
运动日那天,他被人骂为“废物”,然而辛可夫对这些浑然不觉。它忙着思考自己的事,没时间去注意别人在想什么。他正在忙着长大,忙着长见识。
他具有常人无可企及的大爱精神。一个严寒的雪天,当他得知同镇上非常熟悉的小女孩克劳蒂娅走丢之后,他走遍了每一条街巷,一直寻找了7个小时直到晕倒在雪地上。
此刻,我想对自己说,人生的幸福源泉并不取决于外在的物质财富或是显赫地位,而在于内在精神的丰富和强大。内在精神的丰富意味着自身不断地追求。内在精神的强大意味着能坦然接纳和应对人生中的每一次输赢,能经得起人生中每一次风雨的洗礼。正如辛可夫一样,他能专心致志地做最阳光的自己。如何保持内心强大?唯有自我播种阳光。
播种阳光,收获自立。正如冬天里唯有自身运动才能保持长久温暖一样,倘若自我播种阳光,不依赖别人,就不会产生失望及怨恨。人生中的各种比赛形式上是跟别人比,而实质上是跟自己比。跟别人比,没完没了;跟自己比方能看到进步。凡事依靠自己,只要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相比是继续努力的,我就是进步的。
播种阳光,收获自强。自古以来,并无常胜将军。正如每一个人都会输一样,每一个人也都会赢。这不,辛可夫也获得过全班唯一的优呢!输赢乃兵家常事,倘若内心阳光,我辈必会发光。
播种阳光,收获幸福。阳光可以扫除内心的阴冷,可以对内心的每一处死角进行消毒,可以让受伤的心灵恢复健康。阳光可以融化掉前行中的一切障碍物,既照亮自己前进的道路,又温暖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人生的幸福莫过如此!
辛可夫就是一个十足的阳光男孩,来让我们看看他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做的吧!
阳光来自接纳。辛可夫天生有一个倒置的胃瓣膜,这让他每一个星期都会呕吐几次,对辛可夫来说,呕吐就像呼吸一样正常,然而他的妈妈只是冷静地打扫,从未抱怨过。
阳光来自尊重。当辛可夫要亲自为新邻居做一盘什锦饼干时,他的妈妈支持了,并任由他把厨房给糟蹋。亲子工作日那天,所有的信件都是辛可夫自己写画并自己送达每一家。尊重,某种程度上意味着适度放手,相信他。
阳光来自平日里和气的对话。辛可夫的家里总是欢声笑语,他的爸爸经常有事没事逗的辛可夫哈哈笑。他们家买不起新车,爸爸只得买旧车。每次刚买的车到家,他爸爸总会说这车怎么样好,可过不了多久,车子总会修个遍,于是就得重新再买一辆旧车。辛可夫的妈妈总会悄悄地跟儿子说:“又是辆破车。”辛可夫会咯咯笑着点头,但他绝不会对爸爸说出“破车”两字,因为那会让爸爸难过。
每当爸爸在雪天里披着一身的冰柱回到家,辛可夫总会问爸爸:“老爸辛苦吗?”爸爸总是潇洒地回答“怎么会,小事一桩!”
阳光来自陪伴。运动日那天,辛可夫被骂为“废物”,晚餐时他哭了。他的爸爸开着他的破车六号带着辛可夫漫无目的地闲逛了很久……辛可夫知道,就算自己输掉一千次比赛,爸爸也绝对不会放弃自己。
阳光来自鼓励。毕业那天,他的全家都到了毕业典礼现场。当督学把毕业证交给辛可夫时,他的妹妹大喊:“加油”。他的父母双手高举过头鼓着掌。他的老师亚洛维兹先生靠墙站着,对着他微笑并竖起两根大拇指。
阳光家长从今天做起
写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千。作为家长,我们很多时候只关心孩子的成绩,而忽略了关注孩子的内在精神。我们常常感到非常焦虑和苦恼,我们主要焦虑孩子的成绩不怎么样,我们焦虑孩子成绩的原因是:我们要赢,我们不要输。焦虑过后,我们就会把这种焦虑以语言暴力或是以身体暴力的方式再次转嫁给孩子,于是全家开启了电闪雷鸣和暴风骤雨的模式。我也这么做过,回过头想,收效甚微!设想自己喜欢上司这样对待自己吗?设想有谁能一边心情糟糕着,一边还能把任务高效地完成?!
作为家长,我也常常感到不知所措,感到迷茫,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今天看到了辛可夫的故事,我找到了答案:我想如果我能做个内心阳光的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将会不再迷茫。
如何做个阳光的家长,我想顺便列上几条以提醒自己。
一是要端正思想,放平心态。作为家长自身,我并不优秀。我只是这个社会上非常普通的一员,我没有太多资格要求我的孩子不能输。我们首先要把我们自己做好。身教重于言传!
二是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反思以求不断进步。家长自身要多读书,向优秀的作者学习,向身边的优秀家长学习,并且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经常反思。尤其是当发生冲突时,我们家长是成人,不能以力量的优势来压制孩子使孩子屈服,而是应该与孩子耐心地交流并反思自己的言行。孟子曰:“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
三是要接纳他、尊重他并适时地鼓励他。接纳意味着耐心。尊重意味着适时放手,相信他。鼓励意味着内在精神强大。古语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面对孩子的不完美,我们不能指责,更不能谩骂;殊不知,我们在孩子的身上也是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发现不足之后重要的是解决。当然在解决或是规范孩子的言行时,就特别需要耐心、尊重和鼓励。
四是要做到换位理解、和善沟通和交流。众所周知,理解万岁。理解意味着同理心,理解是一切沟通的前提。沟通意味着耐心倾听。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比如我们可以问问孩子“关于这件事,你希望妈妈怎么说,或是你希望妈妈怎么做呢”?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与孩子一起共同制定规则、计划等,兴许孩子会更容易接受并遵照执行。当然沟通的方式一定要谦虚和善。沟通的目的为了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赢得孩子意味着孩子成为了我们的战友,赢了孩子意味着孩子成为了我们的对手。赢得孩子才能成就阳光的自己。
“路漫漫兮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阳光家长就从今天做起,此路没有输赢,没有终点,只要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我们就会始终走在阳光大道上!
最后特别感谢解放小学举办了这样的家长征文活动,感谢老师们给了我这样一次自我学习自我反思的机会。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履行好一个家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不胜感激!
滁州三中八(10)班 刘思凯:
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我的父母曾在小区门口开过一个生鲜超市。
后来,一个亲戚登门拜访,虽然这位亲戚与我是同辈的,但父亲一见到他,就连忙取出了茶叶,烧开了水,沏了茶,热情的招待了这位客人。
茶冒着热气,散发着诱人的茶香,父亲也与这位亲戚热情的交谈,回答来访者的一个个问题。
父亲对待这位亲戚的态度,让我知道了只有给人以足够的尊重,才能与别人建立友好的关系。
喝了几杯茶之后,亲戚突然话题一转,说出了自己买下这个生鲜超市的想法。父亲便提醒这个客人经营生鲜超市的劳累。来者便表明,自己清楚干这件事的繁忙,只要从父亲那学会卖菜的技巧就足够了。父亲便爽快的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后来的几天,超市里就多了几个“助手”,跟着父亲一起深夜进货、摆菜,傍晚收摊,父亲也大方地将那几天的利润全部给了亲戚。
父亲的行为告诉了我,应该热情的对待需要帮助的人。
几天后,“助手”便成了新的主人,而原来的主人,也会偶尔进店进行指点。
又过了几日,父亲再去那个生鲜超市里时,那位亲戚的态度中就多了一些怠慢与不耐烦了。
尽管如此,在这位亲戚遇到困难的时候,父亲仍然热情地向他解释,并帮助他。
又过了一些日子,这位亲戚家的菜价慢慢的涨了起来,我们家便到别处买菜,回来时耳边就多了一阵阵骂声,我和母亲都很气愤,但父亲却仍然沉默着,也不与那位亲戚说些什么。
这使我明白了应该学会容忍。
又过了很久,原本的那家菜店旁边又新开了一家生鲜超市。母亲过去买菜时,看见那家超市里边菜摆放得很没有秩序,便提出了一些建议。在母亲回来的时候,那位亲戚就直接跟她吵了起来,母亲很是气愤,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了父亲,但父亲只是冷静的劝导了一下母亲,就接着保持了沉默。并鼓励了一下那个亲戚,这才平息了这件事。
父亲的行为又一次使我明白,我们应该给愤怒的人鼓励与赞美而不是粗暴的回话。
父亲的行为值得我认真的学习,我也将为做到像父亲那样而努力。(指导老师:黄蓉)
五中北校区七(1)班张熙然:
咱家父母
家有一母,上得了厨房,下得了厅堂;家有一父,修得了冰箱,打得过流氓。
“钞票”事件
“张熙然,过来!”一听到这句话,我就知道大事不妙了!于是.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到母亲大人面前。“我钱包里的一百块钱去哪了?”妈妈怒气冲冲地说:“妈,你总不能是怀疑我拿的吧,要是我拿,我肯定十块十块的拿,所以我断定这是我爸拿的。”我赶忙解释道。“我看你和你爸呀,就是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没什么两样,都不是好人。”“妈你赶紧打电话问问爸呀。”我幸灾乐祸地说。拔通电话后妈妈就问:”我钱包里的一百块钱去哪了?”“一百块钱?我没拿呀!”爸爸疑惑不解地说。这时,我猛地发现门后有一抹红色,拿起之后,举在妈妈面前:“妈,你看这是什么?”“这不是我的一百块钱吗?你在哪找到的?”妈妈既惊喜又惊讶地问。“我在门后找到的,妈,你也太粗心了吧,还冤枉我和我爸”我埋怨地说道。这时,从电话里传来了爸色的附和声“就是就是,你下次可得注意点。”“你俩还来劲了是不是,张熙然你作业写完了吗?孩儿爸。你下班了吗?”我和爸爸虽然不在同一空间,但我们还是心有灵犀地说“没有,没有,再见!”然后我又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回了房间,爸爸也从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挂断了电话。
“钞票”事件,成功侦破!
零食”事件
“早上起床,拥抱太阳,嘿嘿!”早上刚起床得我,元气满满地说道,“这都九点半了,还早上呢!”爸爸“无情”地说,“爸,你不要拆穿我,”“赶紧过来吃饭”“哦”。吃完早饭的我准备回房写作业,想从零食箱拿杯牛奶时,却发现我的零食箱里空空如也,我顿时就慌了,急忙在房间内翻翻找找,却一无所获,我冲出房外寻求爸爸的帮助,“爸,我的牛奶找不到了。”爸疑惑地说:“你是不是忘记放在哪了?”“没有呀,我明明记得昨晚还有一杯的,”正在我和爸爸看寻找的时候,我堂弟下来玩,我眼尖地发现他的口袋里有一杯牛奶,“弟,这牛奶怎么在你这?”“这是昨天晚上大妈拿给我喝的”弟弟含糊不清地说。
“零食”事件,成功侦破!
这就是我的家,一个欢乐的事故频发的家,这就是我的父母.一对搞笑的迷糊的父母!
但,我爱我的家。
欢迎优秀家长投稿,分享给大家您的教育故事;欢迎中、小学生来稿,谈一谈自己眼中的父母,分享在你成长过程中父母带给你最深刻的印象。稿件投递邮箱:837975154@qq.com,电话0550-2181682.
来源:区教体局、周晓红、陈祥斌、吴珍珍 李广东 魏巍 陈伟 贲婷婷 张俊 赵成圆 王跃 徐满意
编辑:汪飞 王桂云
本期审核:叶文英
主办单位:中共琅琊区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琅琊区融媒体中心
?
投稿邮箱:1804681547@qq.com


点个“在看”再走吧~
投稿邮箱:1804681547@qq.com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美好琅琊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