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常见
传染病预防提示
夏季到了,随着气温升高,
病毒和细菌很容易大量繁殖,
为了能保证幼儿的健康,
请家长仔细阅读这份
夏季传染病防治指南,
用心呵护幼儿安全度夏。
1
新冠肺炎
一、专家提醒
-
目前全球处于第四波疫情下行期。全球优势流行株Omicron变异株传播力强,境外输入风险将持续处于高水平。
-
我省在近段时间仍将持续面临境外、省外、香港输入以及本土疫情反弹的压力,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二、防病指引
-
打疫苗:建议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符合条件者尽早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已完成全程接种的18岁及以上人群按照6个月的时间间隔尽快接种加强针。
-
做防护:请尽量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或有病例报告的区域,日常要坚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一米线这“防疫四件套”。
-
早排查: 每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如有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尽早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告知医生旅居史,不要自行用药;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告知班级老师。
三、特别提醒
1、如有疫情风险地区来(返)粤人员,主动向社区报备并遵守当地疫情管理措施和告知班级老师。
2、如您从省外来(返)粤,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倡导您主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和告知班级老师。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同心协力 ? 共护健康
2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
5月我省手足口病流行强度较4月将明显上升,同时应关注疱疹性咽峡炎的流行与防控。
-
重点场所:托幼机构。
一、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二、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三、易感人群
四季均可发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四、预防措施
-
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以及外出游玩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
-
勤通风:居室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
少聚集:建议在疾病高发的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到人多拥挤处玩耍,如室内儿童游乐场等。
-
勤清洁:经常清洗、消毒孩子使用的餐具、奶瓶、奶嘴、玩具等餐具和用具。
-
勤观察:留意孩子口腔、手、足、臀部等部位是否有疱疹或皮疹,如有,应尽早就医。
-
打疫苗:EV71是更容易导致手足口病例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毒型别,接种EV71疫苗(6月龄-5岁)可有效预防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建议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
-
远病患: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应避免亲密接触病人,不建议跟病人拥抱或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等,避免感染。
同心协力 ? 共护健康
3
登革热
一、专家提醒
近期我省蚊媒密度逐步升高,5月存在发生登革热输入疫情风险。
二、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三、易感人群
四季均可发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四、预防措施
1、勤洗手、讲卫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4、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同心协力 ? 共护健康
4
水痘、麻疹、风疹
流行性腮腺炎
一、专家提醒
-
5月我省水痘疫情将呈上升趋势。重点场所为小学、托幼机构。重点人群为未接种和未全程接种2剂水痘疫苗的儿童。
-
麻疹疫情将呈上升趋势,存在局部出现聚集性疫情的可能。重点人群为未及时接种麻腮风疫苗的适龄儿童。
-
我省风疹疫情将呈上升趋势,学校、工厂等人口聚集场所存在局部出现聚集性疫情的可能。重点人群为育龄妇女。
-
全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将维持在较高水平。重点场所为小学或托幼机构。重点人群为未接种和未完成2剂麻腮风疫苗接种的适龄儿童。
二、预防措施
1、学校等集体单位预防。
-
学校等集体单位应落实晨检、因病缺勤登记、开窗通风及日常消毒等相关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
一旦出现病例,须及早严格隔离病例、及时消毒、及时报告,并配合做好疫苗应急接种等防控措施
2、家庭及个人预防。
-
接种疫苗:预防水痘、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别接种2剂次含相应成分的疫苗。
同心协力 ? 共护健康
5
食源性疾病
一、专家提醒
-
5月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降水较多,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风险增大。
-
2-5月为河鲀鱼卵巢发育期,毒性最强,需警惕食用河鲀引发食物中毒。
-
5月我省处于雨季,温暖湿润的天气容易导致毒蕈大量生长,需警惕采食野生蘑菇引发食物中毒。
二、预防措施
-
遵守食品安全要点: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和存放;食物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尽可能当餐烹调当餐食用,如有吃剩的食物,应放入冰箱,食前彻底加热。
-
切勿吃河鲀:不购买、不自行捕捞和食用野生河鲀,不购买、不食用未经国家审批的企业加工的河鲀整鱼。
-
不随意采食野生蘑菇:不随意或“凭经验”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
同心协力 ? 共护健康
6
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亦称为志贺菌病,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一、传播途径
志贺菌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后,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释放毒素入血,粪—口传播,接触传播。
二、主要症状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三、易感人群
菌痢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
四、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坚持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变质的食物。
2、及时接种细菌性痢疾的疫苗。
3、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养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应注意饮食和饮水的卫生情况。
同心协力 ? 共护健康
7
急性血性结膜炎
一、传播途径
其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接触了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如毛巾、钱币、脸盆、键盘、钥匙或门把手等,均有可能被传染。
二、主要症状
急性血性结膜炎共同的临床表现为突发结膜充血,眼睑红肿,烧灼感、痒、分泌物多,一般视力不受影响。
三、易感人群
从几个月的婴儿到八九十岁的老人都是它们的目标,常常是一人得病,全家中招。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红眼病,特别是夏秋季(6~10月),要注意防范。
四、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不用脏手揉眼,给小孩准备自己的毛巾,不要和别人混着用,特别是在幼儿园的小孩,要特别的注意。
2、不要乱用“预防性眼药水”,以免交叉感染。
同心协力 ? 共护健康
8
夏季感冒
一、主要症状
表现为鼻咽部痒而不适,鼻塞,流涕,头痛,怕风等。鼻涕起初是清水样,2至3日后鼻涕变稠,继而发热、咳嗽、咽痛、肢节酸重不适等。热感冒的病程为3~7日。
二、预防措施
1、减少在空调房间里的时间,控制空调房间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4℃最为适宜。
2、预防感冒的有效方法是勤洗手,尽量少用手摸眼睛、鼻子。
3、夏日平时饮食要清淡,避免生冷辛辣的食物,同时保持良好心态,增强自身抵抗力。
同心协力 ? 共护健康
9
诺如病毒
一、传播途径
传染性强:诺如病毒可以通过身体接触、水源、食物、呼吸等途径传播。
二、主要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1-2天。诺如病毒胃肠炎一般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成人和儿童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症状有所区别,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
三、易感人群
儿童易感染:学龄前儿童尤其容易感染诺如病毒,在我国5岁以下的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高达15%。
四、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2.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
3.减少外出和参与大型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
4.一有情况,立刻就诊。
5.如若确诊诺如病毒感染,需隔离72小时,带医院返校证明方可回园。
同心协力 ? 共护健康
10
夏季传染病预防
1、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不乱摸鼻子和眼睛,要教会幼儿正确的擦拭鼻涕的方法。
2、穿衣要舒适透气
最好选择吸汗、宽松、透气的衣服,纯棉制品最合适,穿浅色衣服会让孩子觉得更凉快。
室内公共场所温度过低时,可适当增加衣物,在傍晚散步或者野外行走时,尽量给孩子穿薄款长裤,防止蚊虫叮咬。
3、注意饮食卫生
家长应注意幼儿的饮食卫生安全,为幼儿准备多样化的营养均衡饮食,夏季最好给孩子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油炸食品、冷饮和甜食等。
天气热,细菌、真菌繁殖加快,食物较容易变质,应预防食物中毒,不宜吃剩菜剩饭。
4、经常锻炼,增强幼儿体质
在孩子们平时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尽量选择在阴凉的场所开展活动,并及时补充水分,防止中暑。
周末白天带孩子出门,请做好防晒工作,长时间在户外时,家长还需要备好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仁丹等。
5、生活作息时间规律
适当增加孩子的午休,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免精力不济,抵抗力下降。
夏季白昼时间长于冬季,起床时不宜催促孩子,可放轻柔音乐,慢慢轻柔地唤醒孩子。
同心协力 ? 共护健康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让我们共同努力,
做好夏季传染病预防,
守护小朋友们健康成长~
图文编辑丨夏琴 田勇达
初审丨杨思 张俊菲
终审丨张蔚兰
深圳龙岗教育
关注深圳龙岗教育
了解龙岗教育最新资讯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怡瑞幼儿园
联系优师教研0755-28706335
本园地址:布吉街道康达尔汽车站后中海怡瑞山居小区内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