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家长书
疫情防控不能松懈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疫情防控无小事,慎终如始细落实,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输入压力依然严峻,我们仍需要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切不可掉以轻心!眼下秋季新学期即将来临,为进一步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防控措施,全力筑牢抗疫“防护墙”,保证幼儿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请家长们履行监护人的职责,严格遵守有关上级文件要求,并配合幼儿园的规定,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期望,维护孩子的生命健康是我们的共同职责。让我们团结一心,科学防范,精准施策,共克时艰,为孩子们创造更加安全、温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请知悉并按要求做好各项准备。
防疫开学需注意
1、暑假期间,有到过疫情地旅居史的幼儿及家长,请立即向社区、老师报告,并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到附近核酸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做好居家隔离。
2、如往返其他中高风险地区,幼儿家长要如实报告班级教师,做到不漏报、不瞒报、不谎报。对本地近14天有境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人员、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上报,应当第一时间向所在学校班级老师、居住地社区((村)等机构报备,报告健康状况,并配合落实好防控措施。
3、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前往空间密闭、人群聚集、通风较差的场所;在医院、车站、商场、农贸市场等人员流动性大、相对密闭的场所,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全程佩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纸巾等进行遮挡。
4、近期非必要,建议家长不带幼儿外出,不与来自中高风险区的人员接触。如特殊情况必须外出,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及时报备,并如实告知班级教师。
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强化自我防护及健康监测。强化“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家长监护责任,师生自律责任。师生时刻保持介入防护意识,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在商场、餐厅、酒店、影剧院、体育场、公交、地铁、民航等公共场所,配合做好戴口罩、验码测温、一米线。不扎堆、不聚会,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不参加大型聚集性活动。主动遵守属地防控规定,积极配合流调排查和管理。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及以上级别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和诊疗,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幼儿返园前14天内原则上避免外出
幼儿返园前14天内原则上不离开本地,否则将会影响到新学期正常开学报道(如有特殊情况,请如实向班主任老师汇报,并填写相关信息)。严禁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经批准外出的家长和幼儿返园前需要需要提交幼儿及同居住人的行程轨迹作为验证材料。
认真做好开学前的健康监测
健康监测是一件可以和幼儿共同了解、共同完成、共同努力的事,是渗透健康教育的良好契机。同时,请各位家长坚持为幼儿监测体温,做好自我防护措施。如有发热(不超37.2℃)、咳嗽、咽痛、胸闷、乏力、腹泻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康复后携带医院证明方可入园。并做好相关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如有异常请及时报告、就医。
幼儿及共同居住人应避免旅居中高风险区
幼儿及家长等其他共同居住人非必要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减少聚集性聚餐、聚会。凡从中高风险区返回的家长必须自觉接受规定的隔离观察和核酸检测,如与孩子发生密切接触的,幼儿同样也需要进行隔离观察。此项需要提交幼儿及所有共同居住人的健康码作为验证材料,健康码为非绿色的一律不得进入校园。请做到以下几点:
1、高风险地区来(返)粤师生员工要严格落实14天集中隔离;出现本地传播的中风险地区来(返)粤师生员工要严格落实14天居家隔离;
2、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来(返)粤师生员工,需按要求开展“三天两检”和14天居家健康监测;
3、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 来(返)粤师生员工,需按要求开展“747”健康管理(7天居家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并在第1、3、7、14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4、出现本地传播的中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来(返)粤师生员工,需按要求开展一次核酸检测+14天自我健康监测。
增强防护,积极接种
积极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有助于建立群体免疫屏障,减缓并最终阻断疾病流行,保护个人和家人的健康。凡是年龄12周岁及以上人群在无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都应积极主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请各位家长朋友根据社区或单位安排,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按时依次接种疫苗。早接种疫苗,早多一份保障!
健康锻炼,均衡饮食
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保证饮食营养,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避免受凉,保证睡眠充足。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新的学期里,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用爱、责任和专业陪伴孩子成长。感谢您一直以来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