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赋能园所高质量发展
昆山市首批幼儿园名园长工作室2025年第二次活动
为了充分发挥幼儿园名园长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鼓励青年园长积极开展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推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促进园所高质量发展,近日在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幼儿园举行昆山市首批幼儿园名园长工作室 2025 年第二次活动。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幼教教研员周隽琰主任、昆山市首批幼儿园名园长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探究
发现
解读
《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思考》
//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 周隽琰主任
周隽琰主任作了《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思考》的专题讲座。周主任专业、科学地从课程方案、课程实施(审议)、课程评估等层面,结合相关园本课程实践经典优质案例,为成员做了精准解读与指导。讲座不仅详细解析了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的具体做法,厘清了园本课程要素与体系,建设路径与实施策略,同时强调了园本课程应结合本园幼儿的发展状况、实际需求,依托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围绕课程目标、内容、组织与实施、评估等关键要素进行系统规划,为成员们的课程建设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经验借鉴和实践参考。
周主任组织工作室成员就各园的园本课程建设现状、问题困惑、路径方向、创新价值等进行一对一互动沙龙式研讨,把脉答疑,助力在座学员所在园所的课程建设质量提升。
昆山市张浦镇新吴幼儿园 辛小欣
大班社会《换不换》
昆山市正仪中心幼儿园 汪志娟
中班科学《追光的蝴蝶》
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幼儿园 王萍
大班语言《给你一颗莲子》
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幼儿园 许都
大班数学《寻找礼物》
各小组围绕教学策略、儿童发展及课程创新展开热烈交流,思维碰撞中激荡出教育智慧的火花。
大班数学《寻找礼物》这一活动,环节清晰,难度逐渐递增。活动巧妙运用“基准点”+“环形标记”(一个点+一个圈)来定位数字周围的格子是否有礼物,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视化的操作材料,符合大班幼儿”从具体形象向符号认知过渡”的思维特点。活动中老师积极与幼儿互动,通过观察、倾听、回应等策略,促进幼儿在体验中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
中班科学活动《追光的蝴蝶》选材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特点,具有明确的教育价值。活动以光影现象为核心探究内容,通过”猜想验证-实验操作-结论梳理”三阶递进式环节设计,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中建立”光源位置与影子变化”的因果关联。该设计有效落实《指南》科学领域目标”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着重培养了幼儿的实证意识和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活动中教师提供了精心设计的光影实验材料,支持幼儿通过自主操作、同伴讨论等途径完成经验建构,这种基于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幼儿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大班语言活动《给你一颗莲子》这个活动以绘本《安的种子》为蓝本,聚焦大班语言核心经验,通过看、猜、思的阅读路径,引导幼儿在深度共读中体悟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活动中教师运用多种互动策略,充分体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对话理念。整个活动教师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支持幼儿进行有意义的深度学习。
大班社会《换不换》这个活动选题新颖,以逆向思维切入孩子与父亲情感疏离的现实问题,巧妙引导,最终实现了亲子关系的双向靠近。活动中通过绘本故事自然移情,老师的生动讲述唤起孩子情感共鸣,有效促进了社会情感的发展。同时,教师对幼儿表达的精准引导和适时追问,不仅支持了孩子真实表达,也激发了他们对父亲角色的深入思考,让活动产生了持久的情感回响。
工作室主持人蒋晨园长、副主持人沈亚琴园长作总结:“深度”——研修活动就“课程建设”基于原有实践基础与相应的问题,开展深度学习研究,聚焦真问题,专家的专业诊断让教育智慧落地生根;“温度”——积极互动中体现了专家与成员的教育情怀与对教育研究的专业精进及高质量的追求,儿童立场始终是讨论的核心坐标;“效度”——成果转化明确,为园所课程建设的实施与创新提供有效路径与可操作范式。希望大家继续以”学习共同体”的姿态,把研修的智慧星火转化为实践光芒,提质课程建设质量,赋能园所高质量发展。
编辑 | 杨丽雯 吴雅芬
审核 | 凌琳
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