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建党100周年到来之际,青岛市实验幼儿园特推出“百年辉煌 传承信仰”栏目,由教师共讲党史,讴歌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以共学党史,忆往思来;以重温岁月,鉴往知来;以“绝对忠诚、紧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向建党百年献礼。
他在戎马倥偬岁月,先后给爱人留下54封家书,用率真、温馨表达牵挂,诉说相思,而第55封也是最后一封,只是两张片言不见的白纸,却给后人留下悲壮豪迈、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这封“无字书”的主人,就是烈士陈毅安。
陈毅安,1905年生,湖南湘阴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曾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后历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一团连长、营长,在创建根据地的斗争中屡立战功,在黄洋界保卫战中大显身手。1930年6月任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在长沙战役中任前敌总指挥。8月7日凌晨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5岁。
陈毅安是骁勇善战的真英雄,也是情深义重的伟男子。1923年暑假,正在湖南省甲种工业学校读书的陈毅安,在拜访他的语文老师邹老先生时,遇上了师母的外甥女——18岁的李志强。其时,李志强还在湖南省稻田女子师范读书,一副学生模样,妆容清纯可人。初次见面,两人就情有独钟。当年8月中秋,由师母做媒,陈毅安与李志强订下了终身。
此后不久,陈毅安决意投身革命。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学习。在分别的日子里,书信成为陈毅安与李志强之间的爱情纽带。深爱着陈毅安的李志强,舍不得他流血牺牲,希望他毕业后当教员,而不要上前线打仗。陈毅安总是耐心地开导她,袒露自己的情怀。他在信中写道:“我上次同你说的,爱情固然要好,但不要成为痴情。换句话说,不要牺牲一切来专讲爱情。如果人人不去流血牺牲,那中国就无药可救了。”
1929年,陈毅安在井冈山战斗中脚部受伤,秘密回到湖南老家养伤,并与李志强完婚。1930年7月初,陈毅安和妻子李志强结婚刚刚9个月后的一天,红军将领邓萍走进他家。他放下礼品盒,看看屋里没别人,便低声对陈毅安说是奉德怀同志命令来的。军团任命陈毅安为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要陈毅安尽快到任。陈毅安为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感到振奋。他与妻子商量后,作出了尽快返回部队的决定,新婚燕尔,已有身孕的李志强是多么的不情愿,可看着陈毅安毅然决然要回战场的样子,只得含泪点头。随后,陈毅安又在信中寄托对于新婚妻子李志强的思念。
我最亲爱的承赤妹:我永远爱你,你永远爱我,弄个不得清白,一定会把革命工作抛弃了。我们不独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党,并且党也不许可我们有怠工的现象,而况关山千里,交通不便,一旦军队开动,困难问题又临头了。思前想后,除了我们努力革命,再找不出别的出路。把一切旧势力铲除,建设我们新的社会,这个时候才能实现我们真正的恋爱,才不是经济的关系了。
8月7日凌晨,在掩护军团总部撤退时,遭敌机枪扫射,腰部中弹,不幸壮烈牺牲。
1931年3月,李志强终于再次接到陈毅安的来信。信封上那熟悉的字体,让她欣喜若狂。但当她把信封拆开,瞬间五脏俱焚。信封里只有两张空白的信纸。而这是陈毅安在参加大革命时就与她的约定:如果他牺牲了,就会托人捎回一封无字家书。当年陈毅安说这番话的时候,李志强一边捂他的嘴,一边说:“别瞎说,别瞎说。”在收到“无字书”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爱人已经牺牲了,仍不停地多方打探消息,痴痴地等待他归来。
一转眼6年过去了。1937年9月,李志强带着一丝希望,给延安八路军总部去了一封挂号信,询问丈夫的情况。20天后,她收到八路军彭德怀副总指挥的亲笔回信:“毅安同志为革命奔走。素著功绩,不幸在1930年已阵亡…”噩耗传来,李志强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1951年,在毛泽东亲笔签发的首批革命烈士家属光荣纪念证中,陈毅安的证书为第九号,由此他也被称作共和国第九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