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天,党支部宁征书记非凡而智慧、求善而寻真的决策,让特教中心、融合教育、特需幼儿成了实验幼儿园教职工关心、珍视和幸福的一部分。我们就是身在其中的一份子,自此,也开启了我们与特需幼儿及其家庭同成长、共快乐的旅程。
从事特教工作如果没有超强的职业教育情怀和强大的心理抗挫能力是难以获得职业幸福体验的。而在幼童之家这个大家庭的熏染中,我们就拥有着这样的特质。面对一群性格各异、情绪和行为难以揣摩的孩子,我们每天的经历和付出是难以想象的。来特教中心帮忙的老师感慨地说:宁愿带40个正常的孩子,也不愿意带一个特殊的孩子。
他们的学习特点不同于普通孩子,一声称呼经过无数次地练习仍不愿意主动说出口,一个简单的动作经过无数次的示范、练习还是不能独立完成。他们的行为习惯也有别与常人,遇事不会表达,而是用尖叫替代;没有参与活动的欲望,只愿意刻板去开电脑、到处乱跑乱窜、躺在地上发赖任性……这是我们和融合班教师每天要面临的教育现场。
游戏化的感觉统合训练中,孩子们很快乐,老师们很辛苦。
利用孩子们离园的时间进行一日活动教研
走进幼儿的家庭,示范、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
老师手把手教家长做亲子游戏
特需幼儿的发展离不开园领导的专业引领和政策支持,宁征书记带领开放教育研究团队成员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提出前瞻性的指导意见,在人力、物力上给予优厚的支持;特需幼儿的发展离不开后勤员工的关爱与合作,他们经常为这些孩子开绿灯、提供特殊的服务;特需幼儿的发展离不开融合班的老师,他们总是把这些孩子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创造机会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就是在这个有爱的大家庭里,特需幼儿才真正的回归到主流中,获得有益发展。
经过干预,有的孩子顺利升入了普通小学,有的孩子转入到普通幼儿园就读,还有的孩子到普通班接受全融合教育。孩子们的变化让家长看在眼里,乐在心中。普通班孩子家长的心态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当听到特需孩子用稚嫩的声音与他们打招呼;当看到自己的孩子主动拉着特需孩子的手,像个小老师一样教他们做事情;当他们亲身感受到孩子越来越会关心他人,他们相信了老师说的“融合教育是一个双赢的教育契机”。他们邀请特需孩子去家里做客,一起去爬山,一起去公园。见到自己的孩子被接纳,特需孩子的家长走出了自卑、自责的心理阴影,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感动中一次次忍住泪水,真诚地说:“在实验幼儿园里,我们感受到了被尊重、被理解,孩子真正的被接纳、被帮助。从孩子被诊断到现在,我们第一次能坦然面对孩子的问题,抬起头来做家长,这幸福感也许只有在实验幼儿园才能体会到!”有的家长看到孩子飞跃式的进步,感慨地说:“我的孩子上学不是梦!”一句句话道出特需幼儿家长的心酸历程。
快乐的融合活动中,被同伴打扮成这个样子的小朋友有点儿羞答答的。
党支部书记宁征在山东省特殊教育推进会上做以《为星星儿“筑巢”——开放教育中的融合教育初探》为题的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