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您是否经常遇到这样的困扰:
-
问孩子”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只得到”还行”的敷衍回答
-
想了解孩子的想法,却发现对话总是停留在表面
-
希望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却不知从何入手
今天,我要向您介绍一种神奇的教育工具——布鲁姆提问法,它将彻底改变您与孩子的对话方式,让每一次交流都成为思维的冒险!
什么是布鲁姆提问法?
他将人的认知过程分为六个层次,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依次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布鲁姆提问法就是根据这六个认知层次设计问题,引导孩子从简单回忆逐步走向深度思考。这种方法不仅能激发孩子的思维潜能,还能让亲子对话变得更有趣、更有深度。
六个层次的提问魔法
1. 记忆层问题: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这类问题帮助孩子回忆基本信息,是思考的起点。
示例问题:
-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谁?”
-
“你今天数学课学了什么概念?”
-
“你能说出三种恐龙的名称吗?”
对话技巧:
-
用”谁、什么、哪里、何时”等疑问词
-
避免只问”是不是””对不对”的封闭问题
-
当孩子回答正确时,给予具体肯定:”你记得真清楚!”
2. 理解层问题:搭建思维的桥梁
这些问题帮助孩子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和关联。
示例问题:
-
“你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个故事吗?”
-
“为什么主角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
“这个数学公式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对话技巧:
-
多用”解释””说明””比较”等词汇
-
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
可以问:”如果让你教别的小朋友,你会怎么说?“
3. 应用层问题:让知识活起来的魔法
引导孩子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情境中。
示例问题:
-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你会怎么做?”
-
“你能用这个方法解决另一个问题吗?”
-
“这个科学原理在我们家哪里能看到?”
对话技巧:
-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
鼓励孩子举例子
-
可以问:”你还见过什么地方用到了这个知识?”
4. 分析层问题:培养小侦探的思维
这些问题帮助孩子分解信息,发现关系和模式。
示例问题:
-
“这个故事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
“这两件事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
“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故事情节?”
对话技巧:
-
使用”比较””分析””分类”等词汇
-
帮助孩子找到思考的切入点
-
可以问:”你觉得这件事情发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5. 综合层问题:激发小创造家的潜能
鼓励孩子将元素重组,产生新的想法或解决方案。
示例问题:
-
“如果你是作者,会给故事写一个怎样的结局?”
-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猜想吗?”
-
“我们怎样才能改善学校的午餐?”
对话技巧:
-
多用”如果…会怎样””设计””创造”等词汇
-
接纳所有创意,不急于评判
-
可以问:”你能想出一个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法吗?”
6. 评价层问题:培养小小评论家
这些问题要求孩子做出判断并给出理由。
示例问题:
-
“你觉得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做得对吗?为什么?”
-
“这两种方法,你认为哪个更好?理由是什么?”
-
“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
对话技巧:
-
使用”评价””判断””你认为”等词汇
-
要求孩子提供支持观点的证据
-
可以问:”如果有人不同意你的看法,你会怎么说服他?”
布鲁姆提问法的日常应用技巧
1. 循序渐进,搭建思维阶梯
从记忆层问题开始,逐步向更高层次推进,就像爬楼梯一样帮助孩子提升思维高度。
示例:
-
“今天科学课学了什么?”(记忆)
-
“你能解释一下光合作用吗?”(理解)
-
“我们家植物是怎么进行光合作用的?”(应用)
-
“阳光、水和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中各起什么作用?”(分析)
-
“如果没有阳光,植物会怎样?你能想个替代方案吗?”(综合)
-
“你认为人工光源能完全替代阳光吗?为什么?”(评价)
2. 根据情境灵活调整
-
阅读时间:多问分析、综合、评价类问题
-
做作业时:侧重理解、应用类问题
-
日常聊天:可以自由穿插各层次问题
3. 创造安全的表达环境
-
不急于纠正孩子的”错误答案”
-
用”这个想法很有趣,能多说一点吗?”代替”不对”
-
当孩子卡壳时,提供思考支架:”要不要听听我的想法?”
4. 善用等待时间
提出问题后,给孩子3-5秒思考时间,不要急着给提示或换问题。
布鲁姆提问法的神奇效果
长期使用布鲁姆提问法,您会发现孩子:
-
思维更活跃: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
表达更自信:能够清晰阐述自己的观点
-
学习更深入:不再满足于表面知识
-
创造力更强:经常提出令人惊喜的想法
-
亲子关系更亲密:建立真正的思想交流
实践小练习
今天就开始尝试吧!从下面任选一个场景,设计6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
孩子画的图画
-
刚读完的绘本
-
学校发生的某件事
-
正在看的动画片
-
你画的是什么?(记忆) -
你能解释一下这幅画想表达什么吗?(理解) -
如果把这幅画变成故事,会是什么样?(应用) -
比较一下你上次的画和这次有什么不同?(分析) -
如果你要和别人合作完成一幅画,你会怎么设计?(综合) -
你最喜欢这幅画的哪个部分?为什么?(评价)
-
这本书的主角叫什么名字?(记忆) -
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遍这个故事吗?(理解) -
如果你遇到类似情况,你会怎么做?(应用) -
故事中哪些部分是真实的,哪些是想象的?(分析) -
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么改变结局?(综合) -
你觉得主角做得对吗?为什么?(评价)
-
今天数学课学了什么?(记忆) -
你能解释一下今天学的科学概念吗?(理解) -
这个数学知识在家里什么地方能用上?(应用) -
比较一下今天的两节课,有什么不同?(分析) -
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设计这节课?(综合) -
你觉得今天哪节课最有价值?为什么?(评价)
-
这个动画片的主角是谁?(记忆) -
你能总结一下这一集的主要内容吗?(理解) -
如果你在主角的位置,你会怎么做?(应用) -
比较一下两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分析) -
如果你是编剧,你会怎么改变剧情?(综合) -
你同意主角的做法吗?为什么?(评价)
记住,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思考者,而您的问题就是帮助他们发现这一点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