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方面
传统的幼儿教育思想强调教师是幼儿教育的设计者、实施者、评价者。“在传统评价模式中,教师是评价者,幼儿是被评价者。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评价的目的、功能、内容形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新的评价模式的特点主要是评价多元化,包括主体多元化,方式多元化、内容多元化、视角多元化,不再是强调选拔和甄别的功能,而是为了幼儿的发展,是“发展性评价”,是多元化评价;主张评价过程中主体的沟通和协商,主张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增进理解的交互活动:主张评价过程动态化,更加注重过程,强调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将评价贯穿于日常活动中。1这就要求幼儿园的管理者和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这些主张落实在教育过程中。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四部分第二项所说的那样:“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互相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幼儿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方面。
二、多元主体评价的互动与整合是多元化评价获得实效性的关键环节
多元主体参与幼儿教育评价的好处是能尽可能多地体现不同主体多样化地发现幼儿发展方向,发展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但不同主体受到不同立场等因素的影响,其评价往往不一致,反而使教育者丧失方向感,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和功能的发挥在实践中要很好地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正当作用,又不能象精密化的学科那样完全量化其权重,所以,在互动中寻找多元主体评价的整合模式和途径已成为评价其实效性的重要环节,甚至是关键环节。
三、多元主体评价互动与整合的初步实践
为实现多元主体评价的互动与整合,我们有三项大类的安排:一是利用各种具体的幼儿在园活动积极有效地推进家长参与幼儿发展评价,这是家长积极性最高的活动;二是设置简单问卷在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下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适时调整幼儿学习的内容;三是管理者查阅教师按照要求写成的活动反思,把一些显性的信息反馈给家长,供家长在家更好地观察和引导孩子。要特别重视家长的作用,如让一些家长经常把家庭育儿的体会贴在走廊的展示栏中,这样既巧妙地使教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加强了沟通,又使正确的评价得到了传递。多元主体的互动过程使各种评价得到整合,使整个评价过程真正成为发展性评价,以评价促教育、促学习、促发展。
四、多元主体评价互动与整合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我们要将教育评价直接融入到教学保育过程中做到过程的动态化和隐形化。在多元主体的评价互动与整合中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幼儿为本原则,促进幼儿发展是教育评价的目的,树立评价也是促进和改进幼儿发展及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要有意识建立促进学生、教师、课程与教学不断发展的过程:1二是评价与教育教学沟通融合原则,两者间持续的发生相互推进作用对幼儿教育整体实效性具有明显好处:三是自然化、隐形化原则,新《纲要》要求评价“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不要因为评价活动干扰甚至阻碍教育教学的改进与提高譬如在亲子活动及家长幼儿同台演出活动中随时进行形成性评价,并通过家长会的报告予以深化并反馈给管理者和教育者,即做到自然化、隐形化;四是形式多样化,多样化的评价形式能较为全面地了解幼儿发展的真实情况,改进和促进幼儿教育工作。坚持这些原则对真正做好幼儿教育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