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

长期以来,儿童自我建构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我教你学”的教学方式之间,始终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孩子需要通过游戏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习,而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却难以有效支持这种发展需求。于是,幼儿园教学工作陷入一种“不辞辛苦却成效有限”的怪圈。


其实,问题的根源,在于对“游戏”的理解与实践。


从今天起,《欢欢博士聊幼教》将推出一系列关于幼儿园游戏的专题文章,每周更新1篇。我们将围绕游戏的基本理念、组织方法和实践难点,帮助一线教师走出误区,提升专业能力,从而更好地支持儿童学习与发展。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文/Kevin 陈欢

图/广州市白云区森侨幼儿园


//令人尴尬的游戏


游戏,对幼教人而言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它频繁出现在各级指导文件和各类专业文章的前言中;陌生,是因为虽然口头上它是如此重要,但在实际教学现场,绝大多数幼儿园并未真正将它视为一件正经的事。


班级老师们被要求花时间去做的工作,是常规、是环创、是课程、是观察、是表征、是留痕、是家长沟通……虽然这些工作本质上都和游戏有关,但游戏本身却常常沦为“课余甜点”,变成了正经“课程探究”之外的放松手段和补充剂。


在讨论“游戏”时,大家也习惯了加上花样繁多的定语,比如“自主游戏”“区角游戏”“安吉游戏”“自然游戏”,似乎这些定语会让“游戏”变得更“正式”一点。不过,也正是由于这些定语,“游戏”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游戏工作到底该怎么做,从管理部门到班级老师,都一头雾水。


承认游戏有价值,但在实际行动中却不严肃对待。作为早期教育的基本概念、关键概念,游戏如此拧巴的现状,不能说不尴尬。


// 游戏的价值是反直觉的


游戏之于儿童,如同水之于鱼——是他们最自然、最核心的学习方式。


这听起来也许有些反直觉。但放眼自然界,几乎所有动物的幼崽都是通过游戏习得生存所需的关键技能。人类也不例外。


在三四岁之前,孩子已经在没有系统指导的情况下,自主掌握了大量复杂技能:他们学会了行走、奔跑、攀爬,能分辨冷热和轻重,会说话、提问、表达观点,甚至开始讨价还价。他们懂得如何与他人交往、合作,也能感知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情绪。这些能力几乎涵盖了儿童早期发展所需的各大领域:身体、语言、社会性、艺术与科学等。


这一切的背后,是人类进化赋予孩子的强大内驱力——一种源自对未来生存的本能准备。他们天生好奇、乐于探索,而这种自我学习的过程,几乎总是以“游戏”的形式自然展开。


游戏,是自然进化最令人惊叹的安排。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孩子在游戏时间创作的蝴蝶

实践教师:K3A 大班 林晓婷


德国哲学家卡尔·格罗斯在《人类的游戏》中曾提出:人类的童年时期,本身就是为了游戏而存在的。


然而,令人沮丧的是,在诸多成年人眼里,游戏并不是一件值得被重视的正经事。当孩子反复与物品互动,或沉浸于与同伴的交流与打闹时,成人看到的往往是“不自觉”“贪玩”“没有规则”“调皮捣蛋”。于是,阻止、说教、批评和指正接踵而来。


殊不知,正是在这些看似无序的过程中,孩子的好奇心、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正在自然生长。而成人一次次“合理”的打断,则让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动力一步步消磨殆尽。


《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这里的“经验”并不只是“经历过某件事”,而是一个具有结构性、互动性和建构性的复杂过程。简单来说,经验是幼儿通过身体和感官与环境互动,主动建构认知系统的过程。


例如,要让小班的孩子理解“颜色”,并不是上一堂颜色课就足够的,而是需要老师持续提供多样的颜料材料,让孩子在自由涂鸦、反复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建构对颜色的感知和理解。


又如,“轻”和“重”、“大”与“小”、“软”与“硬”这些抽象概念,也不是靠讲解就能真正掌握。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引导孩子通过触摸、搬动、比较等具体操作,在不断的实际体验中,从感官感知逐步发展到抽象认知,自主构建这些基本概念。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孩子在游戏时间探索颜色

实践教师:K2A 中班 陈宇菲



游戏

P L A Y



// 为什么不理直气壮地说“游戏”?


即使《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已明确强调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核心价值,但在不少幼儿园的一日时间表里,游戏却被隐匿到各类名目之下,好像只写“游戏”二字,会显得教学不够“专业”和“用心”。


园长和教师作为本应最了解游戏的人,却很少在公开场合为游戏正名,也很少在家园互动中向家长系统讲解游戏对儿童发展的独特价值。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之一,是社会普遍对“游戏”的偏见。在成人世界里,游戏被视为娱乐、浪费时间、玩物丧志的象征,这种观念也被无意识地投射到儿童身上。


其次,是观念与技术的双重制约。


观念上的误区

传统观念认为,孩子的成长依赖于成人手把手地教出来。孩子是白纸、是空瓶,教师的职责就是直接进行着色或填充。


但实际上,幼儿是天生的学习者,是有“自我生长”力的种子或禾苗。教师的角色应是提供富饶的土壤、充足的阳光和雨露,滋养、激发他们的探索和发展。


技术上的缺失

真正把游戏作为主要教学方式,是一项前沿的幼教技能。许多教师并没有系统学习过这项技术,也谈不上有效的实践经验。


目前幼儿园常见的游戏,要么是套路化的结构性操作,要么是完全开放、缺乏系统支持的自由探索。教师则更多地是以“放开手、管住嘴”的姿态成为“插不上手的旁观者”。如果孩子玩什么、怎么玩与老师无关,那老师对孩子学习的支持作用…… 当然就只能寻求游戏之外的时间来实现了。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孩子在游戏时间探索材料艺术

实践教师:K2D 中班 曹帝娟


必须承认:如果一所幼儿园不能让孩子玩好游戏、以游戏为主要学习方式,那么无论硬件多先进、历史多悠久、课程多“国际化”、教师多有爱心,将极大地限制孩子的发展。


只有跳出“玩耍无用”的传统认知,真正理解游戏的教育价值,并将其视为一项核心教学技术来掌握和实践,才能让游戏在幼儿园开花结果——孩子真正获得全面发展,教师真正实现专业成就。


// 此游戏非彼游戏


有老师可能会提出疑问:我们幼儿园每天都有户外自由活动时间,室内也设置了各类区角,孩子们不一直在“玩”吗?难道这些还不算游戏?


“让孩子玩”和“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方式”之间是有区别的。


幼儿园里的游戏可以简单地分成两种:“自由游戏”和“引导性游戏”。顾名思义,自由游戏完全由儿童自主发起、自主掌控;而引导性游戏,则是由教师通过有意图的环境创设引发。教师搭建条件,至于怎么玩,孩子自己决定。


自由游戏当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教师在其中的角色主要是观察者,组织性工作极少。幼儿园作为教育机构,教师的专业价值,更应体现在对“引导性游戏”的组织与支持中。幼儿园里所有的自由游戏,都需要在教师一系列的专业工作下发展成引导性游戏。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孩子在游戏时间创作自己的小房子

实践教师:K2D 中班 曹帝娟


要组织好引导性游戏,教师需要掌握一系列以往不被重视的专业技能:


  • 清晰掌握每个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成长目标;

  • 创设具备吸引力和探索性的游戏环境,通过空间和材料激发幼儿的自主参与;

  • 在游戏过程中敏锐捕捉幼儿的行为和语言,判断其背后的学习发展需求;

  • 根据观察结果调整、优化环境,结合其他教学手段支持孩子把游戏玩得更深入;

  • 使用适当的工具记录儿童的探索过程和学习路径,为进一步教学计划提供依据。


最重要的是,引导性游戏并不是教师设计的“任务”,而是一种支持儿童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环境。对孩子而言,它依然是游戏,而不是变相的成人主导活动。


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没有提到大家常说的“自主游戏”?


事实上,“自主”本就是游戏的核心属性。如果不是自愿参与、自由选择、依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索和表达,那就根本称不上是“游戏”。


从这个意义上讲,“自主游戏”这个说法不仅多余,甚至具有误导性——它在无意中暗示游戏可以是“不自主”的,从而模糊了游戏本身最本质的特征。


幼儿教师的价值,不在于讲台之上把一节课讲得多生动,更不是放手让孩子瞎玩。幼儿学习的本质决定了,教师真正的工作,是借助游戏环境创设、师幼互动与主导活动等专业手段,支持每一个孩子在亲身体验和自我探索中实现个性化发展。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孩子在游戏时间创造故事场景

实践教师:K1A 小班 林晓霞


// 如何开展游戏?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更擅长的是“挖呀挖呀挖”式的才艺展示,或者擅长将孩子应该学习的技能、知识拆解成以课程形式直接教学。然而,真正专业的幼儿教师,不仅让孩子“玩上游戏”,更重要的是有教学目的地支持孩子“玩好”、“玩下去”、“玩出发展”。


一旦你决定尝试从“直接教”转向“支持孩子自己学”,各种各样的挑战会随之而来。不过,如果你愿意尝试这个有价值的挑战,以下五个步骤也许可以帮助你看清方向、尽快行动:


给游戏留出足够的时间


从萌发好奇到深入探索,孩子需要连续、不被打扰的专注时间。请认真审视你的一日活动安排,确保除去准备与收尾环节后,幼儿能有每次不少于连续50分钟的游戏时间。


玩上游戏|用环境激发游戏


无论室内还是户外,游戏总是被环境激发的。因此,环境创设不是老师的才艺展示,而是一项具体的教学行为。


作为一个引导、激发孩子游戏的媒介,环境的创设需要一系列特定的技术和流程。它应该以孩子的兴趣、已有经验和发展目标为参照,为幼儿提供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的空间和材料。


一个好的游戏环境不在于“看起来多美”,而在于孩子在过程中玩得多投入、是否玩出发展。


观察游戏|看懂游戏


孩子玩起来游戏以后,教师的工作就是观察孩子的游戏状态和学习行为。


观察是另一项核心的教学技能,它是理解儿童的基础,也是回应性教学的前提。观察的主要目的有两个:(1)判断环境是否适宜——孩子是否投入、是否持续,是否需要调整;(2)获取学习线索——孩子在游戏中探索了什么?他们进行了哪些领域的学习?表现出了什么样的能力?这将是教师提供后续教学支持的依据。


回应游戏|支持更深入的探索


回应,不是纠正或干预,更不是指导孩子“正确玩法”,而是在守护其探索内驱力的基础上,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持续支持。


回应,可能是在游戏中通过启发性的互动深化孩子的想法;可能是在游戏后通过增减材料、调整空间结构来优化环境;也可能是引发一次小组讨论、引入新的经验,拓展孩子对所探索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回应的核心,是唤起更多可能性,而非走向标准答案。


记录游戏|绘制学习的“地图”


学习记录应由孩子和教师共同完成。


孩子的记录是通过语言、图画或游戏“成果”呈现他们的想法和观点(如“地板书”);教师的记录是在较长的时间维度里追踪游戏线索,总结幼儿的学习过程(如“课程探究地图”)。


记录不是为了评价,而是为了识别孩子的学习路径、发展阶段和关键突破点,也是教师反思教学、调整支持的重要依据。



孩子的发展是长期性、非线性、个性化的过程。他们通过不断感知、尝试与调整,逐步建构对自我和世界的理解。孩子的学习催不得,也教不好。自主、自愿、无压力的自我建构过程,绝不应该由教师越俎代庖。


相对于填鸭式的“直接教”,游戏带来的经验更丰富、更复杂,让孩子学得更好。


让孩子玩上好游戏,是幼儿教师的天职,也是这个职业最值得骄傲的专业技能。


– 一芽游戏观 · 下周待续 –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欢欢博士聊幼教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一芽游戏观·系列文章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13张图片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15张图片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16张图片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17张图片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18张图片

?? 游戏的现状
观念|把游戏作为正经事为什么这么难?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19张图片

?? 游戏与学习

观念|幼儿在游戏中到底学习什么?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20张图片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21张图片

?? 激发游戏
技术|怎样用环境让孩子玩上好游戏?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13张图片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23张图片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24张图片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25张图片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26张图片

?? 看懂游戏
技术|如何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 回应游戏
技术|怎样才能让游戏持续深入下去?



?? 记录游戏
技术|为什么要让学习和教学可视化,具体怎么做?



?? 游戏生成课程
技术|游戏与课程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25张图片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30张图片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31张图片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15张图片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18张图片

?? 专业进阶之路
总结|游戏组织技能的进阶历程


敬请期待 · 欢迎催更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本公号内容均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投稿|合作|其他事宜请致信:

kevin@earlyyearsinternational.com


加星标,幼教不迷路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34张图片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35张图片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36张图片

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难不难?让有效教研帮你忙!

怎样才能让自然成为幼儿园教学的有力帮手?

什么是诱导区?它能为游戏和学习带来什么?

孩子在数学诱导区里做“蛋糕”,老师该如何回应?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幼师课件网第37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欢欢博士聊幼教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为什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正经事那么难?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