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
“鸡娃不如鸡自己”,这句话曾悄然刷屏朋友圈,我当初只是一笑而过。
不承想,在周六的一次体能课上,目睹四岁多的女儿荔枝在课堂内外截然不同的状态,我才真正领悟到这句话背后的育儿真相。
01 那个突然”不配合”的孩子
课前,荔枝状态极佳,活泼可爱。
然而一进入课堂,她忽然情绪低落——不听教练指令,不参与小朋友的互动,只是默默攥紧衣角躲到角落。
即使教练耐心安慰,也毫无效果。
不一会儿,她自己推开门走出教室,来到我身边撒娇。
“你怎么了?情绪这么低落。”我问她。
“妈妈,我不喜欢穿这个斑马的裤子,这个白色的衣服也不好看。”她小声回答。
我尝试安抚:”等上完课,我们回家就换上新买的爱莎裙子,绑你喜欢的麻花辫,再夹上BB夹。现在是上课时间,你先上课好吗?”
她勉强回到教室,却依然沉默不语,对教练的鼓励充耳不闻。
02 内心的焦虑漩涡
看着这一幕,我的内心焦躁不安。
在好友群里,我忍不住吐槽:”我觉得我现在又多了一个赚钱的动力,荔枝个性太难搞了,她以后肯定会有很多挫折,我能做的就是多赚点钱,至少在物质上能帮到她。”
彤彤妈妈宽慰道:”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别给孩子下定义太早。”
但我的焦虑已经延伸到了未来:”真是鸡娃不如鸡自己,不是我想给她下定义,而是现在就得想好这个终局,佛系一点,别对孩子抱太大的期望。你想一想,她以后上学了可能也就这样。因为一点小事有情绪可能就不会听课,不会听老师指挥,也不参与这种活动,那怎么整嘛,学习能好吗?”
最终,教练无奈地告诉我这节课不算课时。
我带着荔枝提前离开,刚到楼下,她立刻挣开我的手,像只欢脱的小兔子蹦跳起来。
03 重新审视价值观
看到她欢快的样子,我突然意识到:
当方法不管用的时候,我们还可以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问题。也许,在我的养育过程中,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帮助孩子马上赶跑坏情绪,但是我可以跳出这个问题,从价值观的角度去思考。
从价值观重要性排序来说,孩子健康快乐地活出她自己,就是我最大的心愿。这就够了呀,那还有什么好焦虑的呢。
再回到我上面焦虑的事情上:
我意识到了,哦,焦虑就是这样产生的。我原来是在为一件根本没有发生的事情在担忧——我前面的这种焦虑,本质上逻辑是不成立的。荔枝现在不听教练指挥,可能是大脑前额叶没有发展完全,到上小学的时候,她的前额叶就能更完善了呢。
再退一步想,就算真的发生了又怎样呢,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根本不值得为这样的一件事情焦虑,从而责骂孩子的不懂事。
回到小区,荔枝指着智能手表的一串数字,兴奋地告诉我:”妈妈,我今天已经走了4000多步!”
我鼓励她再跑两圈就能突破5000步了。
眼看着她在操场上自由奔跑,我恍然大悟:我焦虑的真正原因,或许只是心疼报课的钱。
如果孩子无法在兴趣班中享受乐趣,为什么不让她在户外自由活动呢?
04 育儿的真相
从陪孩子上体能课这件小事,不由地让我想起——前两天有一位读者、也是一位三孩妈妈,她在我《找回自己》那篇文章后面写下的感言:
我时常会这样想,在人生的终局,希望孩子们看到的是一个如意自在的我,对自己满意,对周遭的生活满意。
作为妈妈,在这个鸡娃卷娃的时代,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们找到自己心之所向,同时还要尽可能的保护好她们的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但凡有这个追求的妈妈,都知道这有多么的难,所以从长远来看,鸡娃不如鸡自己,内心活出真实的自己,勇敢追求自己的梦,其实才是对孩子们最好的教育。
所以,人生的终局,活出精彩的自己。
“所以从长远来看,鸡娃不如鸡自己,内心活出真实的自己,勇敢追求自己的梦,其实才是对孩子们最好的教育。”这句话说得多好啊!
05 父母对孩子的托举
育儿是一场回归生命本真的修行。
你如果问我:什么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托举?
我想,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托举,也许就是——
当我们放下焦虑,坚定地按照价值观生活,生长为更好的自己,孩子自然会从中受益。
对,你没看错,是生长,不是成长。用竹子老师的话说,成长总有一种“必须成为什么样子”,生长是舒展,是自然,是随心所欲不逾矩。
父母以真实、自在的状态活着,不执着于改造孩子,而是优先滋养自己,才能给孩子更充沛、更丰富、更具有温度的爱。
终究,我们的目标不是塑造一个“完美”的孩子,而是协助他们健康、快乐,完整地活出自己。
最后,请把你的心交给我——
我们一起朗读一遍纪伯伦的《致我们的孩子》,让生命回归它的本真。
《致我们的孩子》(纪伯伦)
你的孩子,
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渴望自身的儿女。
他们通过你出生,
却并非来自于你,
虽然他们和你在一起,却不属于你。
给他们你的爱,
而不是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给他们的身体提供住房,
但不要禁锢他们的心灵,
因为他们的心灵属于明天,
即使在梦中你也无缘造访。
你可以努力将自己变得像他们,
却不要企图把他们变得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停滞于往昔。
你是发射孩子生命之箭的弓,
弓箭手在无涯之路上瞄准目标,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好让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请你欣然在弓箭手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既爱那飞驰的箭,也爱那稳健的弓。
胡不喜
写于2025年3月22日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不喜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