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灰色围合进出门舞台
恩可,舒雅,欣语用灰色木块平铺在彩虹跑道上当舞台,张舒雅第一个拿来矮圆柱体围在舞台一侧,其它小朋友看了,也去拿不同形状的积木将舞台围起来,陈恩可拿的是长方体积木站立摆放,李佳拿的是长木条积木横摆在一起,李佳一边摆一边对恩可说:“还是我选的长积木好三个就围的这么长”恩可加高了声音不甘示弱的说:“我的竖起来高,还好看,像花园里的围栏一样好看”。很快不同积木围合的舞台完成了,6个小女孩手拉手抬腿跨进舞台表演,个子最矮的焦如懿腿腿抬得太低,长方体积木被踢倒,李佳连忙低头靠近说:“没事吧妹妹”,恩可说:“我们可以有一个进的门一个出的门”,恩可指挥最左侧的王欣语说:“你把绊茹懿那块积木拿开当门,对最右边的惠鑫悦说:“拿掉两块长方形的积木,当出去的门”,有进出口的简易舞台搭建完成”
2.舞台和观众席
彤彤和琪琪用长木块平铺一起当舞台,后面用长木条叠放在一起当舞台显示屏,彤彤说妈妈带我去费县看见新娘子结婚的时候就有一个出照片的墙,为防止显示屏倒塌,彤彤用手扶着前面的木板,琪琪用更多的木板垒在后面。琪琪和彤彤还在舞台下面,用两根长方形积木竖立,一根长方形积木平放搭长桌子,上面摆放圆柱体,假装是水果和零食。桌子下面用一个积木平放当板凳,彤彤和琪琪一个在上面表演,一个在下面,假装是观众,玩得不亦乐乎!彤彤还邀请在她们不远处玩的昊奇小朋友来体验他们的舞台,向昊奇介绍说她们的舞台可好啦!
熙熙,如一,雨桐,建了一个贴瓷砖的舞台,熙熙说我们幼儿园的地板就有瓷砖舞台也应该有瓷砖,熙熙负责在平铺的厚木板上贴灰色瓷砖,雨桐如一昊奇负责搬运积木,熙熙还为舞台两边搭上了窗户,熙熙说房子都有窗户,舞台也要有窗户凉风可以吹进来,一一找来一根细圆柱体当话筒,还在瓷砖上又蹦又跳,不一会儿灰色瓷砖就被踩得东一块西一块,熙熙在旁边自言自语的说,看来这个瓷砖贴的不好,太滑了!
4.危险的小舞台
家豪孟成,用运送积木的红筐子,长木板,三角体圆柱体搭建了一个小舞台,由于舞台太小,家豪上去后只能用手紧紧抓着孟成肚子上的衣服才能保持平衡。
5:电影院遇上小超市
辰辰,铭铭,用积木围合的方式围了一个电影院,大电视是四根长木条垒高和两个圆柱体摆两边,州州在电影院旁边搭了一个超市,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圆柱体假装是饮料,州州对铭铭说你们看电影,要是累了,我可以免费请你们喝饮料,一边的辰辰说一会儿我们盖好电影院,请你一起看哪吒,我妈妈带我去费县看过哪吒2,一边大声说,我乃哪吒三太子,我命由我不不由天……
分享:大家在同一主题下搭建,所以我基于游戏场拍到的视频和照片,组织幼儿进行了游戏后的分享交流。
实录(二)
1.地面
小号积木—中号积木—大号积木
彤彤熙熙妍妍用相同长度和厚度的小号长方体木板紧凑按同一方向平铺在地上,自己拿自己摆后。来晨晨帮彤彤拿了中号长方体积木送到彤彤手中,当彤彤发现积木高度相同长度比小号积木时惊讶的说:这样的积木也可以,晨晨,你太牛了,再帮我拿一些吧!梦奇选用大号长方体木板一块和三块小号积木相同,彤彤蹲在梦琪身边说:你的积木比我用的还长,我也要用最长的积木!横向紧凑平铺在中号积木旁边
2.装饰
彤彤在三面围合的双层积木上面长方体三角体半圆体进行装饰。
一一和琪琪用正方体两边叠高上面加上一根长木条,最上面三块三角形小积木做成一个大三角形,他们说这是进入舞台的大门,直到完成两个孩子并没有发现积木上方已经严重外扩,早饭回来后才发现他们的舞台大门已经轰然倒塌。
闪光灯
西西将长短不一的圆柱体积木叠高,下面用积木加固,后来加入的鸣鸣将熙熙固定圆柱的积木换成灰色薄木块放在圆柱下方,上面平放长方形积木最上面的三角形是直面照射闪光灯,圆柱物体竖放积木是转圈闪光的,(此灯光来源于家里是婚庆摄影恩可小朋友的描述)
多个窗户的背景墙
熙熙,一直坚持自己昨天的观点,无论是房子还是舞台都应该有许多窗户,用镂空叠高的方式,熙熙主导,很多小朋友协助一起搭建了,用各种形状积木搭建的窗户。
分析
1.孩子们自主提议搭舞台、设计功能分区(如进出口、观众席),甚至根据生活经验(如“费县婚礼照片墙”“电影院”)迁移创造,完全主导游戏进程,而非被动接受成人安排。
2.教师倾听孩子“搭舞台表演”的想法,以班级为单位落地,让六一真正成为“儿童自己的节日”,而非成人主导的表演秀。
3.孩子在搭建中探索积木的形状、平衡、空间关系(如陈恩可与李佳争论积木摆放方式),在“踢倒积木-调整门的位置”“瓷砖打滑-发现问题”中主动解决问题,形成对物理世界的认知。
4.小组合作中,孩子们分工搬运、讨论方案(如彤彤邀请昊奇体验舞台),通过语言交流和协作完善想法,符合“认知在社交中建构”的理论。
5.真实驱动性问题:“如何用积木搭建一个能表演的舞台?”驱动孩子们持续探索,从设计、搭建到装饰、使用,完成完整的游戏周期。
6.本游戏涉及数学(空间测量、形状组合)、工程(结构稳定性,如琪琪用木板加固显示屏)、语言(分享设计思路)、艺术(舞台装饰)等多学科经验,实现综合性学习。
7.孩子将“婚礼照片墙”“电影院”“超市”等生活场景搬进积木搭建中,用圆柱体假装水果、红筐当舞台底座,体现“教育从生活中来”。
8.积木作为开放性材料,没有固定玩法,孩子能自由组合(如家豪用红筐搭舞台),甚至用“瓷砖”“话筒”等元素创新装饰,保护了想象力。
9.教师通过视频照片记录、组织分享会,关注孩子在搭建中的探索过程(如舞台倒塌后的反思),而非追求“完美舞台”的结果,符合发展性评价理念。
总结
这种庆祝方式打破了传统六一“成人策划、儿童表演”的模式,让教育回归“以儿童为主体”的本质——通过动手操作、社会互动和生活经验迁移,实现认知、社交、情感的多维发展,真正践行了“玩中学、做中学”的现代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