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积木区|从“轰然倒塌”到“轻轻推倒”:一场自主游戏中的安全引导探索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积木区|从“轰然倒塌”到“轻轻推倒”:一场自主游戏中的安全引导探索

在之前的自主游戏过程中,有个现象频繁出现:在收玩具时段,小家伙们像是达成了默契,总爱将积木推倒,而后再整理收纳。积木轰然倒塌,孩子们大喊“哇”,脸上洋溢着激动之情。


身为教师,在一旁观察这一切,内心的安全弦始终紧绷着。从安全视角审视,诸多隐忧涌上心头:要是在推搡积木时,某块积木掉落,砸伤孩子的手脚,那可如何是好?又倘若混乱中,孩子们碰撞摔倒,引发安全事故,又该怎么应对?

 

正欲上前制止孩子们,目光触及他们快乐的小脸,脚步便停住了。我不忍打断他们的游戏进程。记得曾读过一篇文章提及,孩子偶尔的破坏性行为,或许是情绪的宣泄出口。


我们幼儿园在乡镇,班内有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还有些来自贫困家庭。家访时的画面仍历历在目:昏暗狭小的房间、缺失陪伴的童年……他们的内心世界或许远比想象得复杂,眼前他们推倒积木的举动,是否也藏着心事呢?看到他们的脸蛋,我实在不忍心做斩断他们开心的“刽子手”。于是我上网查找关于推倒积木的资料,有些专家是这么说的:


A:孩子推倒积木的过程是在进行空间探索,家长和教师不必着急,更不必批评。


B:孩子猛劲推倒积木的行为,是一种破坏力的表现,而且孩子还能从中感受到快乐,说明孩子有极强烈的破坏倾向。如果家长和教师支持甚至赞赏孩子的这种行为,换种说法,其实是在支持并赞赏孩子的破坏行为。久之,他不仅会推倒积木,他还会推倒一切他能够推倒的东西。


C:不赞同孩子推倒积木,那“哗”的一声脆响,推倒的不仅是积木,还是孩子精心创意的劳动成果。这意味着孩子的劳动成果可以随时被破坏,孩子就不会珍惜,下次也就不会再投入更多的心血。久之,他做事情的认真和耐心程度就会大幅度衰减。


D:在对积木搭建「搞破坏」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够感受到快乐,也能锻炼到大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孩子会发现,一旦自己把积木从原来的地方一推,积木就会掉下来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这是有因果关系的。不单单如此,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也对所处世界的物理性质,开始有初步的了解。……网上充斥着各种言论,那教师面对这样的情况到底该不该引导,怎样进行引导?这成为了一个难题。


经过与本班其他老师的交流和探讨,我们初步达成了一个共识:我们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要根据孩子的具体年龄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处理。


对于稍小一些的孩子而言,他们的认知能力尚处于萌芽阶段,空间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处于一个敏感阶段,推倒积木或许只是出于好奇与本能的探索欲望。在安全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给予支持。


但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已经不是遵循本能进行推倒积木了,这背后应该还有一些新的因素所影响,与其空想答案,不如直接询问孩子们的想法。


师:“你们为什么喜欢推倒积木?”

浩浩:“推倒积木以后,我可以清楚的看到积木的种类,方便我们快速的归纳玩具。”

桐桐:“我喜欢推倒积木的那个声音,很有意思。”

俊俊:“我喜欢推倒。”

师:“那你们觉得推倒积木会出现什么情况?”

依依:“积木会倒下来,然后发出很大的声音。”

琳琳:“会出现危险。”

悦悦:“可能会砸到脚吧,上次我就差点被砸到。”

师:“那该怎么办呢?”

阳阳提议道:“我们可以轻轻地推,这样积木倒得慢,就不会有危险了。”

萌萌接着说:“还可以先把周围的东西清理开,这样就算积木倒了,也不会砸到别的东西。”


之后小朋友们达成了共识,每次推积木之前,都先把周围清理好,然后轻轻地推。


在收玩具时段,孩子们依然会推倒积木,但不再是毫无顾忌地猛推,而是小心翼翼地操作,从推变成了轻轻的推,小朋友们的快乐也并没有因此减少。既享受了推倒积木的乐趣,又学会了如何保障自身的安全。


可见当问题发生之际,作为教师的我们万不可陷入无端的空想与臆测,而应脚踏实地,紧密贴合所在幼儿园以及本班的实际状况深入思考和细致研究。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耕铄妈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积木区|从“轰然倒塌”到“轻轻推倒”:一场自主游戏中的安全引导探索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