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而知新,今天谈到生活和游戏中的深度学习,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特征有哪些?
什么是深度学习?
一种观点就是深度学习,它是一种高层次思维的学习方式。
那么什么是高层次思维?大家说理解算不算一个高层次的思维?算,那么要看你在什么样的程度上去理解。那么我们给大家呈现一个这个图表大家可以看一下,他把低层从低级思维到高等级思维做了一个这个呈现,他认为记住理解,从低级到高级应该是这样:记住、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
那么在这里这个理解,它如果仅仅局限于我理解是为了我记住、我认识、我知道这个东西,那么它还是不是一个特别高阶的一个思维?那么他们这个认为,高阶的思维应该是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就是你单纯的知道了这个事儿不行,你还要把它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你要去分析他可以怎么用?可以用在什么地方?然后你做出一个评估和判断,然后创造性的使用,这才是高阶的一种思维。这是一种观点,深度学习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
第二个观点是说深度学习是为了实现知识迁移的学习。
就不是光我获得这些知识,而是我要会用,要实现知识的迁移。我要会用,比方说我们今天这几天听了很多专家的报告,那么我们在听的时候,我们感觉到哎呀讲的真好、讲的真对,我又知道了什么,笔记上记得我手都酸了,但是这只是一个低层次的学习。真正的高层次的这种学习,是我们把今天记在本子上的东西都转化到我们的认知结构当中去,都落实在我们的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这次我们的学习才真正的实现了我们的这样的一种价值,那么这种知识的迁移其实是要深度学习的,是需要深度学习的,这是第二种观点。
第三种观点就是深度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一种学习。
通过深度学习,它的各种素养其实都可以获得提升。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要去激活已有的经验,要去进行这个迁移,然后还要去创造性的使用,所以他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其实是非常有价值的。
第一个特征就是理解与批判。
刚才我们说了,单纯的理解,为了去死记,为了去记住而去理解,它不是一个高层次的思维。但是我们如果在理解的过程当中,我们能够进行批判性的理解,就是我不是盲从专家的观点,这个专家说了是什么,那就是什么,我觉得不一定对。大家在其实在听的时候,在思考的时候,我们都要有这种批判性思维的这样的一种意识。这个观点对不对?跟我们的实践的联系,和我们实际情况是不是相吻合,都要去进行这样的一种在批判的前提之下来进行理解。所以这是深度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注重知识学习的批判性理解。其实在我们的教育当中,虽然我们中国的教育也在逐渐的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在我们的教育当中,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整个的学习过程里面,你们在课堂上听课的时候有没有这种质疑?对老师的质疑,对教材的质疑,可能我们更多的是习惯于教材上写的都是对的,老师讲的都是对的。其实这是和我们现在讲的深度学习的这个特征是不一样的,这是第一个特征。
第二个特征就是联系与建构。
这个联系是指的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我们说要基于已有的经验,然后去整合各种各领域的这种经验,来进行创造性的使用。所以这个联系和建构也非常重要,我们要能够随时想到我们以前对这个问题的了解,然后再针对现在我要解决的问题,我可以怎么样用这些东西,要把它两个之间建立起来,建立起一个联系。
第三个特征就是迁移与应用。
迁移与应用这个我们在讲概念的时候,一直在强调深度学习它强调的是学习的迁移、运用和问题的解决。就是你要去用这些东西,用我们所学到的东西,这是深度学习的三个特征。
那么对于幼儿园来说,幼儿园课程当中真正的深度学习就应该是以操作、体验、探究为基本路径的。刚才我们讲到这是幼儿的学习方式,所以它的深度学习应该是以这个为基本路径的,与情感、思维始终相伴随的、有文化浸润的、充满创造的一个过程,这样对深度学习的理解可能更符合孩子生命成长的这种逻辑。
本文来自山东师范大学教育部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理事、山东省师范幼儿园和十佳幼儿园评估专家张小永教授《让深度学习在自主游戏中自然发生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