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洪旗也搭建了一个坦克,他们俩的坦克是不同的,洪旗先找来圆柱积木放在下边做轮子,然后铺上一层木板,上边放上长木块和木板,一个基本框架就完成了。与盛豪不同的是,洪旗没有设置很多武器系统,他把重点放在了坦克前边。但是在搭建前脸时他遇到了问题,他找来一些木块垒起了坦克的前脸,还留了两个位置用来放炮筒。
分享
游戏结束后教师进行了一对一倾听和游戏后分享,两个人为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坦克的搭建过程和各部分的用途。孩子们的介绍和教师观察到的内容基本一致。
思考
在搭建伊始盛豪的目的就比较明确要搭建一辆坦克,接着就开始寻找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搭建,没有被其他同伴影响。说明他游戏目的性较强。
在搭建过程中我以为他会追求坦克的外形特点,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并没有这样做,只是搭建了一个框架,他追求的是坦克的武器系统(有垂直发射和水平发射),后面知道他需要武器来打败敌人。
经过思考我觉得游戏的结果并不重要,过程才是主要的,才是儿童真正想要的。成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所预设的目的常常并不是儿童游戏中儿童追求的目的。对于儿童来说,自主游戏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得到成人所想的那个结果,更为重要的是玩这个游戏的过程体验和经验,是“玩”本身。
·坦克升级
经过上次的游戏和分享,孩子们有了一定的经验准备,今天户外游戏时听到盛豪对洪旗说:“我们再来搭坦克吧。”洪旗表示同意,两个人就直奔积木橱去了。他们先找来一些圆柱积木当做车轮,然后放上长木板,又在木板上放上积木块,和上次搭建的一样,一个基本框架就出来了。
我本以为他们还会像上次一样安装好武器系统就完成了,让我意外的是洪旗又拿来一些长木板继续铺在框架上,我对他们接下来的游戏更期待了。
就这样,他们铺完了一层木板后又加了一些小长方体木块作为立柱,上边又铺了一层木板,这样一个带盖的坦克就完成了。
看到他们自己的作品,盛豪和洪旗也非常开心,洪旗还爬进“坦克”里体验了一番。
这时在外边盛豪提醒道:“我们的坦克还没有大炮呢。”洪旗去拿了一根长木板想找个地方把它放好来做大炮,可是试了几次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盛豪提醒他可以插在最上边的空里,在大家的一起尝试下,终于放好了。
回到活动室,教师提供了图片和视频,孩子们回顾了他们的游戏过程并且进行分享。
儿童是值得信任的、有巨大潜力的、主动的学习者,他们值得被尊重和深爱。在游戏中,我努力做与幼儿保持同频共振的同行者,通过讨论分享、播放视频、倾听记录等方式,支持幼儿自主探索和学习。
《指南》中指出,教师要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等良好的学习品质,这些品质在这些孩子身上都得到了体现。在搭建的过程中孩子们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兴趣和专注力。在遇到困难时,不轻易放弃,知道和小伙伴一起商讨解决办法,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向老师求助。
今天我到院子观察的时候洪旗和盛豪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他们正在和张老师沟通自己新搭建的坦克——无人坦克。这种坦克不像以前搭建的高高大大的坦克一样,它是矮矮小小的,是通过遥控器进行控制的。最下边是一排轮子,再往上是坦克的装甲身体,然后有一个炮筒。
他们开始给老师演示坦克的使用方法,他们拿着一块小木块当做遥控,控制坦克前进后退,还可以发现敌人进行攻击。他们俩每人拿着一个遥控器控制着坦克进行坦克对战,嘴巴里:哒哒哒、咚咚咚、砰砰砰的模拟着坦克发射炮弹的声音。洪旗说:“我打中了你的轮子你就不能动了。”盛豪说:“你没打中我,我打中你的炮筒,你就不能发射炮弹了。”两个人玩得不亦乐乎。
后来通过倾听,了解到这个游戏是盛豪发起的,因为盛豪的家里有爸爸给他买的遥控汽车、飞机之类的玩具,再加上最近都在玩搭建坦克的游戏,所以就结合起来,两个人玩起了遥控坦克的游戏。
总结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虽然没有画游戏计划,但他们的游戏也具有一定目的性,能够自主丰富和加深游戏情节的发展。盛豪将生活经验和自己的游戏进行迁移结合创新,发展出新的游戏内容。
通过对搭建坦克游戏的观察及分析,这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孩子们既有创造性的运用各种搭建技巧顺利游戏的过程,也有遇到问题或干扰而中断游戏的情况。总的来说,他们在遇到问题时都积极思考,尝试运用不同的解决方法,不断调整搭建方案,并最终解决了问题,顺利的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幼儿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社会性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会放手、善观察、巧引导,创设宽松的活动氛围,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自由选择材料,自主搭建,尊重、理解和支持幼儿在游戏中的想法和创造。
本案例由关司幼儿园供稿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耕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