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游戏后分享时,教师需给予幼儿一定的思考时间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在幼儿教育实践里,游戏后分享环节对幼儿巩固经验、拓展思维意义重大。然而实际操作中,教师常忙于权衡分享与倾听的时间,我们应做出改变,依据班级实情开展游戏后分享,要放慢节奏,给予幼儿充分的等待时间以深入思考。如此一来,会出现诸多积极变化:儿童互动时长增加,更多幼儿参与其中,新奇独特的想法和行为涌现,回应的复杂性显著提升,发起活动与对话的频率变高,且更具自信。那么如何做教师与儿童才达成真正的互动呢?


一、营造氛围

 

游戏后分享环节,教师首先要营造宽松的氛围,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用亲切的语言、鼓励的眼神和微笑的面容,消除幼儿的紧张感,让他们感受到分享的安全与愉悦。但在此过程中,教师需给予幼儿足够的等待时间。当抛出“小朋友们,刚刚玩了有趣的游戏,谁来和大家说说做了什么?”这个问题后,要等待 3 – 5 秒甚至更久,让幼儿有时间整理思绪,而不是急于点名回答。这符合鄢超云教授所提及的教师提问后应给予幼儿必要思考时间的观点,避免因等待过短,使幼儿在未充分思考的情况下仓促回应,处于被动地位。《鄢超云——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应给予幼儿必要的时间,等待幼儿

 

二、专注倾听

 

在幼儿分享时,教师要专注倾听,尊重其个性表达。无论是清晰流畅还是断断续续的讲述,都不打断、不干扰,耐心等待幼儿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幼儿在分享搭建积木遇到的困难时,可能语言组织较慢,教师的等待能让幼儿感受到被尊重,增强自信心和表达勇气,也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回忆游戏细节,这是等待幼儿回答问题后的体现,为其他幼儿思考和互动留出空间,促进幼儿之间观点的交流碰撞。

 

三、巧用提问

 

教师巧妙运用提问技巧时,等待同样关键。如问“你搭积木时有没有尝试不同方法解决困难?”后,等待幼儿思考并回答,还应等待其他幼儿对这个问题的回应,增加幼儿互动的时间和深度。这可能会引发更多新奇的想法和讨论,使幼儿回应的复杂程度提升,如同增加等待时间能激发儿童更多另类、新奇思想行为出现一样,促进思维的拓展与碰撞。

 

四、耐心等待

 

当幼儿表达出现停顿,这可能是他们积极思考的时刻,教师不要急于启发或中止,而是耐心等待,用期待的眼神给予无声的鼓励。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师幼互动中等待幼儿表达停顿的理念,让幼儿在自我探索中突破思维瓶颈,深化对游戏的理解和认知

 

五、把控节奏

 

在把控分享节奏方向上,教师要适时总结幼儿发言要点,梳理有价值的经验和问题。但在引导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要等待幼儿充分表达后再进行总结归纳,避免过早介入影响幼儿的思维发散。例如,在讨论游戏中角色扮演的情节时,等待幼儿分享完各自的角色体验后,再引导他们思考不同角色行为的意义,为后续游戏和学习指明方向,确保分享的高效性和教育性,也让幼儿在等待与被等待中学会有序表达和深入思考。

 

游戏后分享环节,教师通过提问后等待,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自主学习与表达、社交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情感表达与共鸣等多方面的发展。让游戏后分享成为幼儿教育中充满智慧与活力的关键环节,使幼儿在自主表达与思考中得以良好成长。

鄢超云教授《师幼互动中的等待问题初探》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耕铄妈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游戏后分享时,教师需给予幼儿一定的思考时间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