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渐冷,早上院子里有霜,上午孩子们出来自主游戏活动时间推迟了三十分钟,这三十分钟调整到下午进行体育活动。以下是观察大二班下午体育活动《丢手绢》有感:
小时候我也经常玩丢手绢,一起玩丢手绢的小伙伴已经记不起名字了,但当时的那种体验让人难以忘怀。丢手绢这一传统游戏不仅是一项简单的娱乐活动,更是培养幼儿多方面能力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力工具。
一、丢手绢可以培养幼儿哪些能力?
?丢手绢游戏在培养幼儿观察力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
当游戏开始,小朋友们围坐成一圈,那个拿着手绢的孩子悄悄地在圈外奔跑,准备把手绢丢在某个小伙伴身后。而圈中的幼儿们则需要时刻保持警惕,观察周围的动静。他们的眼睛就像小雷达一样,扫描着周边的环境,留意着有没有手绢出现在自己附近。
这种观察力的训练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与正式的学习环境不同,幼儿们不会感到枯燥和压力。他们在玩耍中不自觉地锻炼了视觉观察能力,学会关注细节,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微小变化,比如小伙伴的动作、表情以及手绢的位置。
这种观察力的培养对于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在课堂上观察老师的演示,还是在生活中发现周围的危险或有趣事物,都离不开敏锐的观察力。
?专注力也是丢手绢游戏着重培养的能力之一。
在游戏过程中,每个幼儿都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一旦走神,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丢了手绢的小伙伴抓住,成为下一个跑圈丢手绢的人。这种潜在的“风险”促使幼儿们集中注意力,将心思完全放在游戏上。这种专注力的培养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在游戏的趣味性驱动下自然形成的。幼儿们在这种情境中逐渐学会排除外界干扰,专注于当下的任务,这对于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集中精力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学习行为有着积极的铺垫作用。
?除了观察力和专注力,丢手绢游戏还能提升幼儿的觉察力。
在游戏中,幼儿需要凭借一种微妙的感觉来察觉是否有手绢被丢在自己身后。这种觉察力涉及到对周围环境氛围的感知、对其他小伙伴行动节奏的把握等多个方面。他们要能感觉到周围空气的轻微变化,这种敏锐的感知能力是一种独特的心理能力发展。通过多次参与游戏,幼儿的觉察能力会不断提高,他们能更加细腻地感知周围世界,这对于他们理解人际关系、适应环境变化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从身体反应能力来看,当丢手绢的幼儿发现目标并开始追逐时,双方都需要反应迅速。
这种快速反应的要求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敏捷性。他们要在瞬间启动身体,快速奔跑,这对于幼儿的肌肉发展、平衡能力和应变能力都是很好的训练。同时,在追逐过程中,幼儿也在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调整奔跑速度和方向,避免摔倒或碰撞。
?丢手绢作为集体游戏,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游戏开始时,需要教师清晰地讲解规则,这一过程就是幼儿理解规则、学习遵守规则的过程。每个幼儿都要知道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和行为准则,这为他们今后遵守社会规范打下了基础。而且,在游戏中,幼儿们需要相互配合,共同营造游戏的氛围。当有幼儿被抓住,大家会一起欢笑,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和互动增强了幼儿之间的情感联系,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同时,游戏中存在的输赢结果,也让幼儿开始面对竞争。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接受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沮丧,逐渐培养出健康的竞争意识和良好的心态。
二、怎样组织幼儿进行丢手绢游戏?
在游戏实践中,丢手绢游戏的开展方式也有一定的灵活性。刚开始可以由教师发起,教师在其中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和流程。
随着幼儿对游戏的熟悉,就可以由幼儿自己发起。这一转变体现了自主游戏的理念,让幼儿从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引领,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自主发起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根据自己的想法调整游戏规则、选择参与的伙伴,这一系列行为都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总之,丢手绢这一传统集体游戏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它像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缩影,在带给幼儿欢乐的同时,全方位地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专注力、觉察力、反应能力等个人能力,也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茁壮成长,为他们未来的人生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