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时间:2024年10月
观察对象:毅毅
观察内容:材料探索及社会性
1.毅毅在滚筒区游戏中对新材料(滚筒、轮胎等)的探索过程和方式。
2.毅毅在游戏过程中的社会性发展,包括与同伴的互动、合作等情况。
一、游戏背景
毅毅是这学期新转来的幼儿,也是第一次接触滚筒,所以我选择重点观察他的游戏行为及社会性发展。
二、游戏实录
(一)第一次游戏
第一天来到滚筒区时,孩子们都沉浸在自由而兴奋的氛围中,积极地体验和探索。毅毅选择了一个白色滚筒开始了他的探索之旅。一开始,他侧着身体站在滚筒上左右摇摆,试图让滚筒滚动起来,然而,滚筒只是轻微晃动。
之后,他尝试将滚筒立起来并站进去,可滚筒太高,他无法顺利爬入。他找来了两个钉在一起的轮胎,想垫在脚下爬进去,不过他很快发现轮胎会滚动,于是他把轮胎放倒垫在脚下,成功地爬进了滚筒。在后续的尝试中,他又发现滚筒较重,自己难以将其扒倒,经过摸索,他发现半蹲后猛地弹跳就可以爬上去。经过几次反复练习,他能够熟练地进出滚筒了。
(二)第二次游戏
第二天,毅毅选择了轮胎进行游戏。他把轮胎全部摞起来后,试图爬进去,但轮胎散开歪倒了,多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面对这一情况,他想到了利用高处的方法。他把轮胎挪到台阶旁边,借助台阶顺利地爬进了轮胎堆里。当他想要出来时,他把轮胎从上到下一个一个推到地上,随着轮胎高度降低,他便可以轻松迈出来了。
(三)第三次游戏
新的一天户外时间,毅毅想要站在黑色滚筒上往前走。他颤颤巍巍地尝试了几次,但很快就掉了下来。为了避免摔倒受伤,他拿来一个由四个轮胎钉在一起的轮胎滚筒挡在前面。当他快要掉下来时,就赶忙趴到轮胎滚筒上,这个轮胎滚筒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四)第四次游戏
再次来到滚筒区后,毅毅用滚筒和轮胎搭建起了“大炮”。由于笨重的轮胎搬起来非常吃力,他第一次向老师寻求帮助。在老师的协助下,他们一起把滚筒抬到轮胎上。毅毅先让滚筒横放,等自己钻进去后再将滚筒旋转过来,然后藏进了滚筒里。后来滚筒不小心掉了下来,他再次向老师提出了帮助请求。
(五)第五次游戏
户外时间,毅毅先是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滚筒对抗游戏,但只参加了一轮就离开了。随后,他拿了两个不同尺寸的白色滚筒,先是将它们套在一起钻进去向前滚动了一段距离,之后又把两个滚筒分开,钻进其中一个继续滚动。他还兴奋地跑过来告诉老师:“老师,一个滚筒更容易滚起来,两个套一起的时候更容易停下来。”并用手比划着。
之后,他喊来博玉分享自己的玩法,两人一起向前滚动。从翻滚的轮胎中出来后,他们又把轮胎竖起来,景哲也加入进来,一起把轮胎加高,三个小伙伴在上面爬上爬下,玩得满头大汗却笑声不断,原来他们在玩“练铁头功”的游戏。
三、思考与分析
(一)动作发展与学习品质
大班幼儿在身体动作发展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能力,如平衡能力、动作协调和灵敏性等,能够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攀爬。在毅毅对滚筒区材料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运用了爬、跨等多种不同的动作和方法。他不断尝试,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地或材料,如台阶、滚筒、轮胎等进行自我挑战。这种探索行为充分展现了他身上良好的学习品质,包括专注、坚持和乐于探究。他在面对困难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积极思考并尝试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这种品质对于幼儿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性发展
通过多次观察发现,毅毅在游戏中的社会性发展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在上个月的积木区游戏中,他常常独自拼搭,很少与他人互动。而在滚筒区游戏中,他开始逐渐改变。从最初独自探索滚筒和轮胎的玩法,到慢慢地开始寻求老师和同伴的帮助,再到后来主动与他人分享游戏中的喜悦和玩法,我们可以看到他正逐渐融入到与他人的合作游戏当中。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热情始终比较高,这表明他对这种与他人交往的游戏方式有着积极的态度。这种从独自游戏到合作游戏的转变,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进步,有助于他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观点和学会与他人合作。
四、游戏价值
1.滚筒区的游戏看似简单,却对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发展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在平衡能力方面,像毅毅尝试在滚筒上行走、站立等动作,都需要他不断调整自己的身体姿态以保持平衡。
2.在逻辑思考能力上,他在解决如何进入轮胎堆、如何利用轮胎和滚筒搭建“大炮”等问题时,需要运用逻辑思维来规划步骤和方法。
3.在人际交往方面,从独自游戏到与同伴合作分享,他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发挥想象创造能力,如搭建“大炮”、玩“练铁头功”等游戏,丰富了游戏的内容和形式。
4.在游戏中,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等优秀品质在孩子们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毅毅在面对滚筒和轮胎游戏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时,没有退缩,而是不断尝试新的方法,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就是这些优秀品质的生动展现。这些品质将伴随孩子们的成长,对他们未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有着积极的影响。
五、教师反思支持
(一)介入时机
在毅毅的游戏过程中,有几次他向我寻求帮助,这让我重新审视教师介入游戏的时机。当他搬不动轮胎搭建“大炮”时向我求助,我及时给予了帮助,这种介入没有打断他的游戏思路,反而促进了他的游戏进程。但我也在思考,是否在某些情况下,我可以再等一等,看看他是否能自己找到解决办法。教师需要在尊重幼儿自主探索和避免幼儿过度受挫之间找到平衡,精准地把握介入时机,以更好地支持幼儿的游戏发展。
(二)引导方式
在与毅毅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动中,我发现教师的引导方式可以更加多样化。除了直接帮助,还可以通过提问、提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考。例如,当毅毅在尝试站在滚筒上行走遇到困难时,我可以引导他思考如何增加稳定性,而不是直接让他使用轮胎滚筒作为保护。这样的引导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真正成为主导者。
通过对毅毅在滚筒区游戏的连续观察,我深刻认识到自主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支持策略,如调整站位和丰富材料等,为幼儿创造更好的游戏环境,让他们在游戏的世界中继续快乐地探索和成长,共同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与成功。
本文由中心园大三班盛老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