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教育的领域中,“境脉融通”理念强调真实情境与探究脉络的紧密结合,为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开启了无限可能。
一、利用问题与兴趣,创设真实情境
作为教师,我们应充分挖掘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问题和兴趣点。幼儿对世界充满好奇,无数个“为什么”在他们的小脑袋中盘旋。创设符合他们认知特点且能激发探究欲望的真实情境,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1. 空间情境要素
真实情境需具备空间上的情境要素。丰富的教具、舒适的活动空间等,能为幼儿提供直观的感受和体验。例如,别的孩子们在发现其他小朋友创设的“小小超市”里发现了不同商品的价格标签,便开始讨论为什么有的商品贵,有的商品便宜。这一空间情境要素激发了他们对价格概念的探究欲望。
2. 时间持续性特征
同时,情境还应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特征。不能是一时的、短暂的,而要能持续一段时间,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深入探索、反复尝试。比如,随着季节变化不断更新自然角的植物和小动物,让幼儿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过程,从而在连续绵延的探究中不断积累经验,发展思维。在春天,我们在自然角种下一些花种子,孩子们每天都会去观察种子有没有发芽。随着时间的推移,种子发芽、长大,孩子们亲眼见证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对生命的奥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以项目活动连接探究情境与认知脉络
在实际操作中,项目活动是将师幼共构的探究情境与幼儿认知及经验脉络相联系的有效形式。
1. 确定主题
项目活动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由教师和幼儿共同确定主题。如“建造小城堡”,幼儿会对城堡的结构、材料、建造方法等产生浓厚兴趣。有个班级的孩子们在看了一本关于城堡的绘本后,纷纷表示想要建造自己的城堡。于是,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城堡的样子、需要的材料等。
2. 深入探索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真实城堡的图片、视频了解其特点,带领幼儿收集各种材料,组织小组讨论设计城堡。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学到知识,还锻炼了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创新思维等能力。孩子们有的负责收集纸盒,有的负责寻找彩色纸用来装饰,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建造城堡努力。最终,一个个富有创意的小城堡诞生了,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三、观察分析与引导成长
观察和分析幼儿在情境中的表现,是教师了解幼儿、引导幼儿的重要途径。
1. 了解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都独一无二,在情境中的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善于观察,有的勇于尝试,有的善于思考。教师要通过仔细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在手工活动中,有的孩子很快就动手开始制作,展现出勇于尝试的特点;有的孩子则先仔细观察材料和示例,表现出善于观察的一面。
2. 针对性引导
对于善于观察的幼儿,引导他们深入观察事物细节,提出更多问题;对于勇于尝试的幼儿,鼓励他们尝试不同方法,探索更多可能性;对于善于思考的幼儿,引导他们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观点。
在问题解决的行动过程中,让幼儿学会高阶思维、联系建构和创新应用。比如,对于善于观察的孩子,教师可以在他们观察手工材料时,提问引导他们思考材料的用途和特点。对于勇于尝试的孩子,教师可以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材料组合进行创作。对于善于思考的孩子,教师可以在活动结束后,引导他们总结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收获。
四、境脉融通的意义与展望
境脉融通的理念为幼儿提供了更加真实、生动、有趣的探究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能自由探索、尝试、学习,充分发挥潜力。教师作为引路人,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深入理解境脉融通理念,积极探索创设真实情境的方法和途径,为幼儿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境脉融通”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理念,通过利用问题与兴趣创设真实情境、以项目活动连接探究脉络、观察分析引导成长,我们能为幼儿打造优质探究环境,助力他们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