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家都比较疑惑阅读和手有什么关系,这里所提及的“阅读手”其实是指儿童如何学习阅读、如何养成阅读的基本行为习惯。
在中国,成人的阅读习惯是从前往后翻,从左边向右边看。但是刚开始学习阅读的学龄前儿童,很多是不会翻书的。很多人可能重视孩子的早期阅读,但比较忽略早期阅读习惯的养成。
实际上,培育早期儿童的“阅读手”,养成早期儿童阅读的习惯,是他们在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逐渐获得“阅读脑”“阅读眼”和“阅读耳”经验的基础,是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和终身阅读者的基础之基础。
我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建议 1:把培育儿童的“阅读手”放在阅读教育第一位。
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必须明白的一点是,儿童不是天生的阅读者,他们在良好的阅读环境中才能成长为良好的阅读者。所以,培育早期儿童的“阅读手”,其实是培育“阅读脑”“阅读眼”和“阅读耳”的基础。《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的早期书面语言学习与发展目标提出了三个方面要求,值得我们关注:一是阅读兴趣习惯的目标要求,要求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图书;二是初步阅读理解能力的目标要求;三是早期书写行为的目标要求。
建议 2:打造无处不在的“阅读手”培育环境。
给孩子创造一个专有的看书空间。注意选择适合幼儿阅读需要的学习内容,并且优先阅读和深入解读图画书。采用符合学前教育规律的方式开展阅读,让幼儿真正快乐阅读、快乐成长。
建议 3:发展具有学习品质的“阅读手”。
在研究儿童早期阅读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儿童学习品质的要求,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和儿童学习品质的成长也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儿童在 0 岁起步学习阅读的时候,就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行为习惯。我的孙女从 2 个月的时候开始阅读黑白书,然后阅读各种儿童游戏书籍,当她 4 个月的时候已经能够持续阅读《好大的红苹果》7 分钟。从学习品质的角度来看,她持续阅读的时间已经变得比较长了,说明她的专注力已经培养起来了。
研究者强调早期阅读过程中有儿童学习品质行为的参与,同时因为儿童学习品质行为的培养,也为儿童早期阅读成长提供发展的好机会。这些学习品质包括:反思与解释;好奇心与兴趣;创造与想象;主动性、坚持性和注意。当儿童掌握了这些阅读习惯后,我们不用担心他将来不能成为一个好的学习者。
所以阅读教育中的阅读应该是悦读——快乐的阅读,通过图画书来让儿童学习,给儿童提供高质量的语言输入,进行有效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学习。
当然在这个方面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比如说分级阅读在学龄前阶段究竟如何分级的问题;怎样从儿童发展的规律、儿童学习的特点以及中国古典文化等不同维度,去研究中国市场上的五六千本图画书,给各个家庭提供一份真正有研究基础的阅读目录。我觉得这些问题都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