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了山楂 甜了童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应“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并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大自然是一本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好奇心便是打开自然之门的钥匙。幼儿园的一花、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教育的契机与源泉。
秋天是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的季节。幼儿园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种植园里的山楂,经过春夏雨露的滋润,从展露新芽到枝繁叶茂、从含苞待放到硕果累累,在绿叶的掩映下犹如颗颗红玛瑙,悬挂在枝头荡起了秋千。
孩子们从春天的花蕾绽放等到秋天的结果成熟,终于盼来了秋日的礼物。就这样,孩子们和山楂的故事开始了。
5月16日
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来到绿意盎然的生态园,正当涛涛和小伙伴在树下乘凉的时候,他就像发现了宝物似的大喊道:“哇,你们快看,树上有好多的小果果。”满树的绿果果瞬间吸引了其他孩子的兴趣。有孩子问道:这是小苹果吗?还有的猜想说:是不是石榴呀?
当孩子们的目光看向我的时候,我笑着对他们说:“不如我们耐心等待着,等小绿果慢慢长大后,相信大家就能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宝物啦!”,孩子们齐声说好。
6月17日
经过一个月的等待,小绿果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李乐彤指着小绿果说:“这是山楂,和我家里的山楂一样!”彭琪也笑着说:“哈哈,这就是山楂,不是小苹果。”一旁的范奕欢已经忍不住要流口水了,嘴里还说着:“我想吃山楂!”
大家来到山楂树下的小水池,几个孩子发现水池里有掉落的小山楂,李乐彤问:“是谁摘的山楂呀?”裴圣武回答道:“刚才,我看到树上有小鸟,一定是小鸟碰掉的。”李雨浩笑着说:“小鸟也喜欢吃山楂呀。”
9月15日
经过长长的暑假,山楂树下长出了一些杂草,还有堆积的落叶。今天,孩子们带着工具来到生态园,准备给山楂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经过大家的清理,树下变得干干净净,相信有了孩子们的付出,山楂树会结出更加香甜的果实。
9月27日
秋分后,小绿果终于变成了红红的山楂。伴随着温暖的阳光,孩子们来到生态园共睹山楂的“芳容”,在大家一阵阵感叹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当孩子们坐在台阶上休息的时候,发现地上有掉落的山楂,大家连忙将地上的山楂捡起来。涛涛捡到一个坏掉的山楂,嘴里念叨着:“这个山楂坏了,好像被虫子咬了一口。”
什么原因导致坏的山楂掉落在地上?
孩子们这样想:
可能是大树生病了,这些山楂才掉下来的。
我知道了,因为没有打药,所以才掉下来。
我觉得是小鸟给碰下来的。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涛涛问我:“老师,这些山楂可以吃了吗?”还没等我回答,彭琪就指着树上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山楂说:“不行,不行,你看这些还没有变红呢。”我也说道:“是呀,还有一些山楂没长大呢,我们再耐心等等吧!”
10月9日
经过漫长的等待,我们终于看到了满树山楂红彤彤的景象,大家站在山楂树旁观赏着这份来自秋日的特别礼物!
10月10日
下午离园后,几个在等待家长的孩子又一次来到生态园。李雨浩看到地上掉落的山楂后怜惜地说:“老师,地上掉了好多山楂,你看这里还有踩坏的,我们得把它摘下来了。”
旁边几个孩子捡起掉落的山楂后尝了一口,面露难色,连连说酸。杨浩说:“可能树上的山楂不酸,我们可以尝尝树上的。”接着,涛涛摘了树上的山楂,吃了一口后露出了笑容并竖起大拇指,一旁的小彭琪又吃到一个酸酸的。
10月11日
红红的山楂挂满枝头,孩子们再也按捺不住了,开始讨论着要去摘山楂。采摘也是一门艺术,饭后散步时间,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到生态园进行实地勘察,山楂树下的孩子们发挥想象力,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方法。
豆豆小朋友听到要摘山楂的消息后,并没有很开心,我问她怎么了,她说如果摘下来,就看不到漂亮的山楂挂在树上了。翟若妍提议:那我们把山楂画下来吧,这样就可以记住山楂漂亮的样子啦!
于是,孩子们带着绘画工具来到生态园,开展了一场秋日暖阳下的写生体验。
孩子们期待已久的采摘环节终于来临,出发之前,我们先来听听各小组代表准备采取的采摘方式。
山楂树,我们来啦!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奔向属于自己的“采摘乐园”。
几个细心的孩子将掉落在地上的山楂也捡起来了,一边捡还一边提醒小伙伴:“慢一点,小心一点,不要踩到山楂了。”
这几个宝贝站在台阶上,借助台阶的高度来摘山楂,他们有的负责摘,有的负责拿箱子装,不一会儿,箱子就装满了。
杨雯淏用力晃动树枝让山楂掉落,一旁的李致昊找来一根木棍,他用木棍将山楂打下来,几个小女生拽着布帘在树下接着,孩子们分工合作,感受收获的乐趣。
裴圣武和李雨浩搬来梯子准备摘高处的山楂,他们上去后神情略显紧张,接着,裴圣武寻求杨老师的帮助,杨老师在保证孩子们安全的前提下没有过多干预,孩子们也因为杨老师在旁边而放心大胆地尝试。没过一会儿,涛涛对杨老师说:“老师,我觉得我能自己站在梯子上摘山楂了。”裴圣武对涛涛说:“我来帮你扶着梯子。”李雨浩和李善友也主动将箱子拿过来,方便涛涛将山楂装进去。就这样,在互帮互助中,涛涛勇敢地站在梯子上,满心欢喜地进行采摘。
那更高处的山楂怎么办呢?李致昊非常机灵,他赶忙找来高高的王老师,有了王老师的加入,采摘活动也变得更加有趣啦!
你瞧,他们有的抓住树枝让伙伴摘,有的晃动树枝让山楂掉落,有的弯腰捡地上的山楂……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个个乐在脸上,喜在心里,尽情感受着秋天的美好风光和无尽乐趣。
快看我们的收获!天朗气清的天气,硕果累累的果树,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其中,满载而归的我们体会收获之喜悦!
伴随着收获的喜悦,我们开心地回到活动室,孩子们喝完水后就开始讨论采摘山楂时的趣事。接着,大家用绘画表征的方式将这段有趣的经历记录下来,采摘活动带给孩子们的快乐跃然纸上。
晚上回到家,小朋友们和家人一起讨论山楂的样子、作用与功效,还有最喜欢的山楂食品,并在家人的帮助下一起记录下来,度过甜蜜的亲子时光。
豆豆说:“妈妈告诉我山楂可以促消化。”
婉尔说:“我喜欢吃糖葫芦。”
淼淼说:“我希望可以吃山楂罐头。”
通过统计调查表数据,我们总结出喜爱度较高的五种山楂制品:冰糖葫芦、山楂罐头、山楂汁、山楂糕、山楂雪球。老师将图片张贴在白板上,孩子们用自主投票的方式选出想要制作的美食。
投票结果如下:共40人
冰糖葫芦:11票;山楂罐头:9票;
山楂汁:8票;山楂雪球:8票;
山楂糕:4票。
“哇,冰糖葫芦的票数是最多的,我们要做冰糖葫芦喽!” 孩子们拍手庆祝。为了能品尝更多山楂食品,让孩子们有更加丰富的体验,我们还决定制作美味的山楂罐头。
冰糖葫芦篇
那冰糖葫芦要怎么做呢?我们又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呢?孩子们激烈讨论的氛围将杨园长吸引来了,杨园长说:“大家需要什么材料,就告诉我,我会全力支持,给大家准备好。”孩子们听到后非常开心,并对杨园长表示感谢。心灵手巧的浩洋妈妈知道这个消息后也主动要来帮忙。
第二天,我们开始了制作冰糖葫芦前的准备工作。
1.洗山楂:
2.串山楂:
3.蒸山楂:
4.熬糖浆:
热心的浩洋妈妈已经来了,一切准备就绪,糖葫芦制作要正式开始啦!贴心的浩洋在旁边给妈妈帮忙,不一会儿,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糖葫芦做好了,孩子们欢呼雀跃,就连楼道里都弥漫着香甜的味道。
山楂罐头篇
1.将山楂装进瓶子里:
2.将熬制好的糖水装进瓶内:
3.等待蒸熟后,美味出炉:
孩子们把做好的冰糖葫芦、山楂罐头分享给老师、厨房阿姨、门卫爷爷,甜蜜翻倍,快乐加倍。快来尝一尝,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的美食吧!
红彤彤的冰糖葫芦好漂亮,香喷喷的山楂罐头好美味。品尝美味时间到了,孩子们的小嘴巴里咯嘣咯嘣地传出快乐的声响,各种小表情可爱极了,大家品尝着亲手制作的美食,显得格外香甜、格外开心!
吃了美味的冰糖葫芦和山楂罐头,剩下的山楂怎么办?对了,可以晒成山楂干,在老师和小朋友的合作下,我们把剩下的山楂切成了片片晾晒在桌子上,等晾干后我们就可以用山楂干泡水喝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围绕糖葫芦,孩子们进行了糖葫芦创意手工活动,使用过的吸管洗干净后就变成孩子们的游戏材料了,有了串糖葫芦的经验,大家制作的手工更加形象了。看,我们做的“山楂”多漂亮呀!
有趣的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活动形式,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在山楂游戏中的精彩瞬间吧。
数数挑战
游戏开始前,小朋友们认真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每人面前有一堆数量未知的山楂,大家要将山楂捡进自己的小筐里面,最终看谁能又快又准地数清楚山楂数量。
孩子们数的可认真了,王老师来验证并记录大家数的是否正确,最终,林士桢获得胜利,大家也对他表示祝贺。数数挑战锻炼了孩子们的专注性,大家在快乐游戏中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从而激发幼儿对数学游戏的兴趣与热爱。
保卫山楂
山楂大丰收了,调皮的小鸟看到红彤彤的山楂忍不住想啄几口,小勇士们要去保护山楂啦!游戏规则:小朋友们分成三组,依次通过障碍物,到达终点后拿起山楂,接着跑回起点放进小筐里面,规定时间内看哪个小组运回的山楂最多。
三组小勇士都很厉害,大家成功保卫了山楂。保卫山楂游戏通过设置情境,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闯过不同的关卡,锻炼孩子们身体的协调能力;小组合作的形式会使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使幼儿受益无穷。
当我们品尝美味的山楂时,李致昊问:“这个山楂种子可以长成大树吗?”带着这份未知,我们来到生态园准备试一试。孩子们一起挖土,将山楂籽种在土壤里,希望小种子快快发芽、快快长大,我们一起期待小种子的新生。
孩子们与山楂的故事还会继续…..
生活即教育,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本次活动是基于幼儿的观察和兴趣所生发出来的,整个过程是快乐而幸福的。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亲自采摘山楂、制作美食,快乐游戏等,不断发现和思考,共同交流和讨论,既让孩子们体会了采摘的快乐、品尝的愉悦、分享的乐趣,又提高了孩子们观察、动手、合作、表达等各种能力。
对于老师来说,在活动中我们也在不断思考,慢慢成长:思考哪些资源能够支持幼儿的发展?思考如何鼓励幼儿发现并表达问题?思考如何通过问题引导孩子深入探索?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学会了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探究,遇到困难会想办法,会借助工具去完成目标等等,孩子们在这样的过程中收获了别样精彩,这就是“生活即教育”的魅力所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知道下一个秋天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我们和山楂的故事未完待续……
作者:中心园教研室 刘颖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耕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