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虽然户籍在农村,实则住址在县城
户籍在农村的年轻人大有人在,但实际上家庭住址在县城。这也是目前大环境影响,尤其是父母那一辈,想着让孩子读书改变命运,不要在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生活,尤其是80后90后00后,在安置小家庭的时候,就在城里安家了,所以农村对于适龄幼儿来讲,只是老家,是爷爷奶奶家。
加上每个在城市生活的农村家庭都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尤其是上班一族,父母无条件的照看孩子,接送孩子,做家务等,让适龄幼儿的父母更安心工作,孩子也能够更好的享受城市资源。
这就导致在户籍上看,农村适龄幼儿人数在大数据下,虽然有下降,还可以,但实际招生访问时确没有这么多孩子的原因。
二、农村家长更愿意选择高质量育人环境
生育率下降,导致城市幼儿园也敞开了招生,不再划片,摇号。有一部分家长,尤其是吃了没有文化苦的家长,他们想让孩子从小就有优质的教育环境。
城市里各项设施齐全,图书馆、书店、游乐场、公园等,还有各种教育机构,舞蹈、美术、钢琴、篮球、乒乓球等,家长给孩子们的业余生活比农村更加丰富多彩。
尤其是城市的幼儿园,游戏材料的配置、教职工队伍、幼儿园环境等都要比农村幼儿园有优势。
这也导致部分家庭搬离农村,走向城市。
三、农村家长意识觉醒开始重视亲子关系
以前,农村留守儿童比较多,尤其在偏远山区,农村留守儿童占比较高。父母外出务工,以及交通不便利,为了节省开支很少有带着孩子外出打工的。
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住宿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虽然网络发达了,每天可以视频交流,但家长意识到亲子关系的重要性,所以很多家长外出务工时,会将孩子也一起带到城市入园。
四、农村单身男性增多总体生育率下降
在八九十年代,农村重男轻女现象还是很严重,大部分家长认为男生才是传后人,这样的大环境下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导致农村八零九零后未婚大龄男青年多,这也是造成农村生育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在目前形式下,农村幼儿园合并已经成为趋势,保留住的幼儿园要继续提升保教质量,使得城乡共同均衡发展,让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也一样享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