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自主游戏之后,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活动成了教师的软肋,不知道如何开展,生怕一不小心被说成高控!事实上很多情况下确实是硬灌!
在自主游戏背景下,为了突出自身专业能力,还有的教师即使没有达到在游戏或活动中生成课程的能力,也赶鸭子上架,硬生!其实在教师专业能力还未提升到全部生成课程时,我们的集体教育活动还是要过渡到里面的。因为预设和生成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两种课程形式。
现在老师们对于集体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难点是如何把游戏精神即自主的理念融入到课程实施过程中,具体到底如何去实施呢?
1.注重参考,不能照搬
我们的教师参考用书有很多,但在山东主要以明天出版社的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用书为主。每一册有六个大主题,每个大主题分为三个小主题。在开展自主游戏之前,确实以教师教授为主,是像小学一样作为教材来用,并且要对幼儿进行评价的。
现在,自主游戏理念下,我们一定不能进行照搬,要将课程园本化,进行主题实施前的研讨,根据班级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及时调整活动目标及活动内容。活动的实施过程要有教师自己的思考,不能照搬活动过程。
2.跟随幼儿,随时调整
当幼儿在游戏或者生活中,有了感兴趣的,恰巧又是省编教材上的内容,这时候教师要及时的调整活动内容。比如小朋友在散步时发现自己的影子,又很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及时调整到该主题。
3.投放材料,支持幼儿
自主游戏理念下,教师在实施主题时,要像自主游戏一样,投放材料,让幼儿去探索。比如我是中国人,可以投放有关的传统文化的绘本,表达我们中国现代科技发展的绘本,像航空的一些科技的书,也可以提供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青花瓷,京剧脸谱,让喜欢的孩子去探索,算盘、中国地图等等都可以。在幼儿进行探秘的过程中,我们要像观察游戏一样去观察幼儿,当发现幼儿的需要时,及时进行有效的支持。
最后,无论是哪一种课程,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都应以幼儿为主,追随幼儿,相信幼儿,忍住想要教的欲望,将游戏精神融入到课程中!
嗨,我是天马行空D铄妈!关注我,翻翻看,公众号内总有一篇您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