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观察中二班游戏后的绘画表征,我发现同一游戏,角色不同,绘画表征也大不相同。下面这张是自发性规则游戏的组织者,制定规则的小朋友的绘画记录。
在这张绘画表征里,是按照规律排序的操场上的点点。蓝红黄,蓝红黄,每一竖排都是七个点,虽然大小不同但尽量都是两个两个对齐。
她讲:今天我和小朋友一起在沙池玩,感觉玩沙池没有啥意思。我们就去操场那里玩。操场上有很多的圆点,各种颜色的。我们说颜色去踩点,说红色就去红色那里站着,如果站错了就淘汰了。
游戏参与者1的绘画表征:
关于踩点游戏的讲述:我们又去玩了个游戏,听口令找地上黄色的点,看谁找的又快又准。
游戏参与者2的绘画表征
关于踩点游戏,她是这样讲述的:之后,彭子桐带着我们玩踩点游戏,彭子桐说颜色,我们踩一样颜色的点,踩错了就要退出游戏。她画了黄蓝黄蓝……7个黄点6个蓝点。
游戏参与者3的绘画表征
我们玩的是踩点游戏,彭子桐说踩直线,我们就找直线在哪,然后就踩到直线上,然后彭子桐说踩红点点,等所有的小朋友踩完后,她就会来检查小朋友踩的对不对,不对的说就要退出游戏,彭子桐又说一只脚踩红点点,一只脚踩黄点点,这样我们就像劈叉一样。
在组织玩踩点游戏的小朋友讲述里,感觉玩沙池没意思,这是她的感受。但其实她认为没意思的,其他小朋友正十分投入的探索在其中。
今天,我和张子墨、彭熠、蒋瑞一起玩的沙子,我们就玩了一个管子,放在水龙头下面,水顺着管子流下来,后来我发现了一辆绿色的集装箱车,放在管子的另一头。我和彭熠铲沙子放在管子上,水就把沙子冲进车里面了,我们觉得这样太好玩了。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游戏瞬间,她们相似的地方,在于游戏的规则,每个参与游戏的孩子都知道游戏规则。
这就是自主游戏的魔力,它带给孩子的是不同的游戏角色,获得的经验虽然不同,但同样能够支持孩子内外建构。
这样看来,自主游戏和规则游戏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互相融合的。规则是孩子定的,游戏也是孩子自主玩的。
其实恰恰应了那句话,越放手越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