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梳理自陈伯吹实验幼儿园园长,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园长、正高级教师方红梅的讲座。
接下来我想用一点比较长的时间来说互动这件事情。我为什么这么说?国家教育部保育教育评估指南48条当中,关于这个互动这一块,我好像记得应该有七条还是八条。我待会后面会出现的25条到31啊,好像是是全部都是有互动的。而这次互动当中更多的是如何去观察,如何去支持儿童。所以我想互动当中,我们要理清几件事情。
第一,并不是互动,就是有所作为,无为也是一种互动的。又比如说显性与隐性的。我虽然没有跟孩子说什么,可能,但是我会用我的行为,或者说用我的这些材料去支持儿童,他是算不算互动,也算互动。所以待会儿我会都会举例子跟大家说的,也有短期和长期的什么意思?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去长时间去观察儿童,帮孩子梳理出属于他们的学习方式和能力,也可以是直接、间接的,也就是我们转换和对接了。
比如说我们在我记得我们幼儿园一次转换场地的时候,每一次转换场地就有老师来跟我说,哎呀,他们班级把什么东西又弄坏了,可是上一个班级绝对不会承认的。你问孩子说没有,我们没有弄坏,难道是孩子撒谎吗?不是我跟老师专门分析过这个问题,我说不是。
第一,可能他们真不知道。第二他想说了让我赔怎么办?所以你要去理解,于是为了这个我们幼儿园在大班讲了一个故事,叫《鸡妈妈的蛋》。在这个过程当中发起了一次讨论,这个故事很有趣,你们可以去买这本书,前面是讲一群小动物,拿鸡妈妈的蛋当皮球在踢,里面出现一个鸭子,说要踢坏的呀。可是他们还在踢,这时候趴下一脚踢出去的时候,鸡妈妈回来了,但找不到蛋。然后这本书很有趣。以前是告诉鸡妈妈的结果,下面是不告诉鸡妈妈的结果,让孩子自主。上面是告诉鸡妈妈的结果,下面是不告诉鸡妈妈的结果。然后他们发现什么告诉鸡妈妈,然后这些动物就帮鸡妈妈一起去找那个蛋。他们终于找到了那个鸡蛋,看到了小鸡出壳的最美妙的时刻,而小鸡也在出生的那一刹那,看到了自己可爱的。如果说不告诉鸡妈妈是怎么样的,很凄凉啊。那个妈妈是一个人自己去找,当他找到那个鸡蛋,在的时候不是一直在的,已经是小鸡已经出口了。也就是妈妈错过了小鸡出口的最美妙的一刻,然后就让孩子们讨论,如果是你,你会告诉鸡妈妈吗?你知道孩子会怎么回答?告诉你妈妈对不对?我们班上的孩子竟然有3分之2,孩子说我可能还是不告诉他,但是我会帮鸡妈妈一起找。
那一刻,我们忽然理解孩子的是想想法。他们其实并不是说撒谎,其实他们心中是有一些自己的顾虑所在。所以这些我们会根据儿童的现象去用转化成其他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对接儿童的这份经验。
下一篇内容是方红梅园长自己梳理的教育部关于师幼互动里面的七个点:
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交流教育部关于师幼互动这一块儿,里面有7个点。这七个点我把它提炼一下。
第一个点是关于教师的情绪情感。
第二个是关于我们支持的选择。
第三个是关于观察的记录。
第四个是重在重视表征。
第五个生成活动。
第六个回应拓展。
第七个尊重差异。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禁止商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