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争抢、冲突的行为时有发生,有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忍不住要介入,甚至去解决。
你知道吗?你的一次介入可能导致孩子们成为“告状大王”。
比如:孩子们在户外游戏时,螺母积木不够用了,但小A发现小C那里有,他就想要来,但人家不给他,他俩就抢了起来,一个抢,一个不给,这个时候,老师没忍住,说:你看看你那么多,可以给别人分享一下啊,不能抢哈。
你的这个举动,以后每当他们有冲突时,他就说:告老师。你不给我,我去告诉老师……你们班是不是也有这样爱告状的小朋友。老师,他打我了;老师他抢我玩具;老师,他不和我玩;老师,他……如果有一个爱告状的你还会温柔以待,一天会来十个八个的,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其实未开展自主游戏以前,这样的现象,在每个班级里都有,因为所有的规则,老师制定,所有的事基本上老师包办,基本上所有的活动,老师都牢牢抓住一根线,放风筝的人真的很累。
开展自主游戏之后,幼儿爱告状的情况几乎没有了,这里发生了什么?幼儿在游戏中解决冲突矛盾的能力得到发展。
其实,每一次游戏中的冲突,都是幼儿学习的契机,作为教师我们要支持幼儿解决冲突的能力。
怎么做呢?我们退一步,闭住嘴,管住手,看看孩子们之间是如何解决游戏中的纠纷,那么他们解决游戏冲突的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慢慢地,他们会掌握分享、交换、协商、拒绝、接受等交往技能;学会如何处理矛盾,更好地与小朋友相处,同样增加了自己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处理能力。
有时候,游戏当中,小朋友行为比较激烈,有的甚至拉扯起来,这个时候,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中间会有一个或几个比你还要积极的“和事佬”,他们会从中进行劝和。
还有游戏中,幼儿强行加入别人游戏时,被别人拒绝的情况。这个时候老师都要退一步,听听孩子怎么讲,看一看孩子们怎么做。
因为退后一步,不代表放任,当我们看见游戏冲突时,要睁大眼,竖起耳,最大限度的给予幼儿解决冲突的能力,在必要支持的时候,及时出手。
综上所述,我们要给幼儿尽可能提供一些解决冲突和矛盾的机会,支持幼儿在解决冲突中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