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流浪记》的作者张乐平先生是中国当代漫画家,漫画“三毛”形象的创作者,并被誉为“三毛之父”。
本来是孩子借的书,孩子看完后,我又重拾童年记忆。小时候看??,三毛一直伴随着我成长,小时候看三毛真可怜,三毛总是被打得头破血流,要么就是头上有个大疙瘩,三毛哭跟着三毛哭,三毛有家收留了跟着三毛笑,三毛被打了,跟着揪心……
小时候看三毛,头顶三根毛就是三根毛,现在看这三根毛,是因为营养不良而剩下这三根毛了么?但仅剩的这三根毛是跟着三毛百折不挠的,这三根毛是勇敢的!
重温三毛让我看到了漫画书中对于当时社会的批判。尤其是富人傲慢奢侈的生活与无依无靠、食不果腹、流离失所可怜的三毛形成鲜明的对比,有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感觉。
开篇没有说三毛多可怜,但看到小羊、小鸡、小狗、小鸟都有妈妈呵护,而三毛没有妈妈,他伤心的哭了。这样题材的绘本故事可真不少,比如《抱抱》《秋秋找妈妈》《袋鼠也有妈妈么》,看来没有妈妈是不行的,有妈才有家,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因为没有家,这样背景下的三毛注定是孤苦无依,流浪于社会的角角落落。
后来他也遇到好多好人,收留他的渔夫,车夫甚至是凶狠的教他杂耍的卖艺人,善良的人总是激励起三毛心中的光明世界,这种人生光明的信念是支撑三毛勇敢面对人生的支柱!所以尽管三毛身处乱世,但永远心存善念,当自己有衣服穿时,看见没有衣服穿的,他会脱下自己得衣服给他们御寒,但穷苦的人太多,三毛转过身闭上眼,他的眼里见不得这些。
但三毛只是一个孩子,他不能明白人为什么那么的冷漠,甚至他没有衣服穿时,钻到排队买米的人群中,还要被驱赶。
但他在别人家做工时,有个师兄可怜他给他一个背心时,他感动的流泪,感叹世界上还有好人。三毛又是心灵手巧的,他把师兄给的裤子两条裤腿缝到短裤上,这样三毛就有衣服穿了。
三毛是有个性富有正义的,这在被抓去当小偷那一章描写的很详细,他宁愿被打死,也不愿意去偷东西,甚至别人偷来的他也不要,在这样复杂的社会中,他依然没有失去自我。
纵观全篇,三毛挨了多少打,受了多少罪,遭遇了多少磨难,吃了多少馊饭,但这些依然打不倒坚强的三毛。
反观现在的社会,再也看不见食不果腹的人了,所以儿子读这本漫画书总是有种难以置信的眼神,他没见过,他甚至不相信。但我坚定的告诉他,这是那个时代确确实实是这样的,三毛仅仅是这个群体的一个代表,我们的国家正是一步步从贫苦走上了富强,生活渐渐奔小康。
三毛啊三毛!不仅让我重温了童年的经典,更让我深入去了解漫画的寓意。
跟着小孩子去看书,不仅会和孩子有很多聊不完的话题,对于自己也会有不一样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