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男孩是关司幼儿园和瑞和家园幼儿园的两个小朋友。玩滚筒的小男孩是镇级小片区9月21日我观察到的男孩,搭“小桥”的男孩是10月20日镇级教研在关司园观察到的男孩。毫不相关的两个男孩为什么写在一起?玩的材料不一样,为什么能够像看双胞胎一样的感觉呢?
原因是他俩投入游戏时所呈现给我相似的学习品质及游戏体验。这一时间虽然跨越了一个月,但却让我感觉好似在昨天,能够浮现在我眼前的其实是他们游戏中的状态,他们这种享受的状态,虽然没有哈哈大笑,但我看见他们内心的满足感。
关司小男孩首先使用长方体积木平铺,平铺到7块时,开始调整前7块积木对齐,追求完美的关键期完美呈现。前10块积木,探索积木面与面之间的摩擦关系,积木与柜子面之间的关系,让积木滑行或滚动到最后面的积木,爬行运送积木,虽然他不明白其中的奥秘,但他完整体验了其中的过程;第11块积木之后,他站起来运送积木,再后来加入两个小朋友,他的搭桥之旅一直继续,并且运送积木从1块变成2块或3块。时不时的他还是会尝试将积木划过桥面,他观察到别的小朋友用积木垒高踩着拿上层的积木,他也尝试了一下,但是没有拿到,后来在尝试的时候他拿了一根长积木,经验在观察中吸收学习并实践。再到后来来了两个打扰别人游戏的小朋友,他们将连接的积木用长积木给挪到一边去,桥出现了断口,两个大一点的小朋友将打扰游戏的小朋友赶走,并且将桥面修复,未修复之前,他们在积木上跨过来,跨过去,有了不一样的游戏体验,小男孩是横着跨过来跨过去……
游戏的整个过程,他都在体验游戏过程,并专注于自己的游戏中。
这宝贝在我的公众号里已经出现过,就不再重复赘述了,但他们真的好像。
在这两个小班幼儿身上,我们可以看见认真、专注、持续探究、观察力、积极主动……
当然我们通过观察也可以看到小班幼儿游戏的一些特点:
1、单独游戏或者是平行游戏。滚筒小宝一直在独自探索滚筒各种玩法:用自己的方式与滚筒进行互动。用脚踢着走、用手推着走、用后背推着走、跑到滚筒前面截停、用手扒着倒退走等。搭桥小宝虽然后来有小伙伴加入游戏,但还是各玩各的,他还是独自搬运积木然后继续搭桥。
2、重复性游戏比较多,单一材料的探究。这在这两个小宝身上显现的比较明显,没有组合其它材料进行游戏。他们一个探索滚筒,一个搭建小桥,其实是一直进行平铺。
3、语言交流少。基本上没有语言上的交流,只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中。
只有我们了解小班幼儿的游戏特点,才能看到游戏中小班幼儿的成长,对于小班幼儿游戏,我们应该多关注游戏体验,游戏过程,不能紧紧盯着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