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够真实做自己的时光也不过在学龄前,这个自己还是在家庭氛围比较民主,幼儿园开展自主活动比较好的情况下。
但在幼教大家庭里,这里是我们能够真实做自己的港湾。这可能是我为什么喜欢幼教工作的原因,我喜欢这种单纯真实的氛围。我看到的都是一个个完整的生命,无论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孩子,我都喜欢。呆在幼教的时间越长,我发现幼儿园的老师也较同龄人要年轻多。一是心态年轻;二是确实看起来要年轻;三是人都比较真实。让我感觉到处于幼教大家庭,就像自己家一样,我们的家长是开明的,所以我们的老师就是敢于说真话的老师,我们的老师敢于说真话,那我们的孩子就更能真实的做自己!
幼教人做真实的自己,就会展现出不同的生命状态。我加入千字组虽然是很久以来的想法,但自由惯了,想看书时就看,想写时就写,太随性,所以一直没有加入。但是就像《有个性的羊》中的赫尔伯特,撒欢久了,有点倦了,有迫切想加入到我们千字组大家庭的想法了。再说幼教那么多有趣的灵魂,我想进来看看。
当我决定报名时,没有看截止的具体时间,我刚填了前两项还是三项,系统自动给提交了,我又试了一下,是截止时间到了,系统往前推了一把,我这个自由兵,怀着激动的心情加入了。
加入之后,我想把十二号的链接发了就可以了,这一周的任务就完成了,后来一想,算了,还是重新来吧。毕竟我整天也会被自己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弄得脑洞大开,就让我在这里自由的输出吧。
比如今早上班路上,我想了一个问题,就是圆滑的石头和有棱角的石头哪个作用大?有棱角的石头可以用来盖房子,打地基的,垒墙,圆滑的石头是用来做装饰的,起着美观装饰的作用,打地基用圆滑的不够牢固,装饰用有棱角的有可能磕着,也不是很合适。一个担当大任,另外这个少了好像也不行,盖好了房子,装饰一下,心情是美好的。一个是生活,另外一个是精神,所以它们各有各的作用。
这两种石头,又让我想到了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圆滑世故,有的真实自然。圆滑世故的人去社交,他们用糖衣炮弹总是能够迷惑一些人的眼睛,再加点小技巧,就把这些人迷晕了,因为这些人最初的自己就不够坚定不够真实不够自主,他们就在这些阿谀奉承中迷失了自己。那么圆滑世故的人去接触真实自然的人,他们是针尖对麦芒么?不是,应该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更多的时候圆滑的人看破不说破,真实的人让他们闭上这张自以为是的嘴。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让人一接触就感觉踏实,坚若磐石;有的人一接触,就让人感觉很飘,不自在。我们自己选择的社交圈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有很多情况下,我们还是要中和一下的,真实挺好,但要带点情商,圆滑也不是不好,但要成熟。
就像《圆脸和方脸》中的圆脸婆婆和方脸公公,世界上既然能够容纳那么多人,那就有存在的道理。就如我们的孩子,真的是什么样子的都有,但这才是孩子啊,因为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不同型号的,我们要做的是全然接纳即可。
其实,看着这么多不一样的孩子多好啊。如果都一样了,世界多单一、多无趣、多可怕。
成人也是一样的,如果每一个人都被同化了,没有自己的思考,想法,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同或融入一个圈子人云亦云,我想,那就坏了。
我们可以去做同一件事,但是我们具体怎么做,不是东施效颦,也不要成为四不像,我们要有自己的一点想法,并且不能停留于想法,而是去实施,在思辨中成长,在实践中见真知。
在幼教这片天地里,我们成人也要用爱建立联系;打造真实、自然的大氛围环境;大家具有独立的思考、用喜悦的心情去滋养周围每一个人,有了这么一群有灵魂的幼教人,我们的孩子多么幸福!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真实的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