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师院童书馆“公益故事会”的口号是:阅读的游戏,一起来玩吧!
“阅读的游戏”,玩什么?怎么玩?接下来,我们将分几期来与大家分享。
孩子们来到这里,念童谣、听故事,非常放松快乐,因为他们玩的是语言的游戏。
我们的语言,首先是一套语音系统,所以第一层的游戏就是“语音游戏”。
“语音游戏”需要什么材料呢?——声母、韵母、声调!
当他们组成拟声的词、音同或音近的词、节奏感强的句子,就产生了有趣的音韵感,使语音具有了音乐性。
最典型的就是“绕口令”了,语音反复、重叠、拗口,孩子们读起来,自然觉得妙趣横生。
童谣能够口耳相传,首先就是因为其是声音的艺术。因为幼儿大部分不识字,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就要靠听觉来实现。童谣中的“连锁调”因为追求语音的有趣组合,甚至牺牲了语言的意义。
这是典型的连锁调,它使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仅仅从语音的角度去连结文字,无法追究其意义,因此周作人提炼其艺术特点为“随韵接合、义不相贯”。但正是因为其语音的连结是有规律的,所以孩子们很快就朗朗上口了。
每一场公益故事会,我们都会选择一个传统童谣,或简单吟诵,或设计成游戏,首先让孩子们领略童谣在声音上的魅力。
比如我们都非常熟悉的《摇啊摇》,平仄相间、韵律自然、节奏和谐,因此代代传唱。
成人也许已经忘了童谣给自己童年带来的乐趣,但对于处于“语言敏感期”的孩子来说,单是有节奏感地念出来,就能获得莫大的快乐。
金波先生说童谣“音韵和谐、节奏多变,通畅条达,从容不迫。入于耳,根于心。”因此我们的故事会,会坚持这样的做法,让孩子们通过接触童谣,领略语言的魅力,亲近我们的传统文化。
童谣,是群众的诗歌。那如果是非诗歌性的幼儿文学作品,也具备声音游戏的性质吗?下一期的“阅读小课堂”,我们继续分享。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